明夷:利艰贞。
译文
明夷卦:适宜在艰难中守持正固。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译文
彖传说:光明陷入地中,光明被陨伤。离在内为文明,坤在外为柔顺,以此蒙受大难,周文王就是这样做的。适宜在艰难中守持正固,说明要隐晦自己的光明;内部患难而能正固自己的心志,箕子就是这样做的。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译文
象传说:光明陷入地中,这是明夷卦的象;君子由此领悟治理民众时,要晦藏自己的明智,则其明智益加彰显。
解读
明夷卦,上坤为众,下离为明,故曰“君子以莅[lì]众,用晦而明”。
这是上古执政者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艺术,老子的“大智若愚”的思想即来源于此。班固《汉书》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miǎn]而前旒[liú],所以蔽明;黈纩[tǒu kuànɡ]充耳,所以塞聪。”
冕冠是古代帝王、公侯、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这种服制最晚始于周代,历经秦、汉、晋、隋、唐、宋、元、明诸代,绵延至少两千六百余年。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象征“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jī],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充耳”,象征“蔽聪”。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充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