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九章——孔子形象

《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九章——孔子形象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22:03 被阅读0次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

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没有回答。孔子听说后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等等。”

【感悟】

恰如其分地塑造自己的好形象,并宣传自己是一个人做人的艺术。在这一点上,孔子也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位。

宣传自己的度很难把握,宣传低了,别人轻视你,宣传高了又不容易达到,别人不信任你。所以在本章之中,心直口快的子路都不好回答叶公的问话。一个方面他可能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这应该是孔子他们周游列国的时候的对话,孔子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的儒家思想,希望他们能任用自己治理国家,所以这种情况孔子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子路不便于轻易的回答。他可能觉得如果随便的回答,可能影响老师孔子的形象,所以干脆不回答是比较明智的选择,然后回来问了老师再回答,这样就非常的保险,把问题推给了孔子。

孔子怎么回答呢?他巧妙的把结果转化为过程。如果回答孔子的结果,他有多大的才干,多大的能力,多高的品德?这样就容易显得骄傲而被人用现有的处境来诘难。孔子巧妙的避开这一点,用好学乐道、刻苦不止、谦虚淡泊等优良的品质及奋斗的过程来描述自己的形象,这样求贤若渴的人自然能够理解而且容易慧眼识才。那些不想任用人才的人,不会任用人才的人也不会反感,而从中作梗。在这一点上孔子也可以说是深通人性弱点和优点。

相关文章

  • 人长得丑就要多读书

    近来读《孔子是个好老师》,书中描述了孔子的形象: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 《论语》日日谈 第88期

    《论语》日日谈 第88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 【原文】 第七篇第十二章 子曰:“富而可求也①,虽执鞭之士②,吾...

  • 《论语》日日谈 第98期

    《论语》日日谈 第98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三十一章 【原文】 陈司败问①:“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

  • 《论语》日日谈 第91期

    《论语》日日谈 第91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所雅言①,《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 打卡#论语#12

    论语第七篇述而,主要讲了孔子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

  • 【论语导读】8.1礼让为国

    8.1礼让为国 《论语》述而第七篇主要讲孔子所言所行所思所想等,《论语》泰伯第八篇则主要讲为政之道,以泰伯、尧舜禹...

  •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四十二天

    《论语.八佾篇》第十九章: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解析: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

  • 阳货第十七-1

    阳货第十七 以《论语》全书二十篇而言,最后的几篇等于作结论了。尤其这里第十七篇,是上论第七篇《述而》的引申,所讲大...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27∽7.29day94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只用...

  • 《论语•述而篇》|| 弟子眼中的孔子形象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意:孔子温和而又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狠,谦恭而又安宁。 弟子们对孔子这个老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第七篇第十九章——孔子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fz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