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德经》五章
今天看《道德经》第五章里有句话非常有意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书上解释是:“政令烦苛,加速败亡。不如持虚守静。“目前看到《老子》里对“虚”的强调,就是要“空”的意思,心中放空各种的欲念,安心做事会少很多的纠结和痛苦,并且做得更好。
image.png
另一解
喜马拉雅上罗大伦博士的解读中说,帛书本实际写的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解释也是很有意思的。“多闻”,就是多去追求、探求各个细节。由于世界是变化的,而且场景是不同的,所以具体遇到的问题无穷无尽。不停地探究下去,会越来越复杂,生出无力感来,并且容易走偏。“守于中”,抓住根本,就是探求本质和规律。本质和规律在不同的场景会有无穷的演变,抓住根本就不会对各种变化感到眼花缭乱了。
这种解释给到我一个启发。我认为它并不是讲细节不重要,而是讲穷其细节,是没有尽头的。现实地说,每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抓住核心和根本却是一个可以更加有效的方法,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会犯方向上的错,并且就算每次只走一小步也是向着正确的方向走,不会走了好久才发现做了南辕北辙的事情。
应用
将这种哲学放在孩子的养育上,我发现它和尹建莉老师的理论是比较相像的。尹建莉老师的理论是以“爱和自由”为根本,认为孩子自己有一个天然的精神内核,就像一粒种子具备生发成长为一棵大树的本能一样,拥有向上向善的本能。家长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爱来滋养强壮他的内在生命,用自由来让他内在生命用他自己的方式释放出来。现在有很多抑郁的孩子,家长实际上做了相反的事情。不相信孩子自发向上的本能,希望孩子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为满足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或为想让孩子光鲜亮丽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和自豪感,实质为“不爱”。用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各种约束,没意识到实际上是为了安放自身不切实际的恐惧和焦虑,反而让孩子内在的生长秩序受到干扰和压抑,感受到“不自由”。因而生发出各种问题。如若守于中,应该是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让孩子有力量去自我成长,去面对和进行自我调整,去发现自己要如何才能适应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引导而不是要求,给支持而不是选择。
将这种哲学用到写作上,我要做的是让自己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想办法为我的目标用户提供价值,这就是“守于中”,抓住根本。而不要总想着从他们那里索取什么,也就是“道”里的放空欲念,这样大家都会轻松、开心,我的号是不是也更容易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号呢?而实际上我相信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号,自然也就能有流量能变现了,当然也可以成就和满足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