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

作者: 建文见闻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10:29 被阅读0次
秋风起

一听“秋风起”,江浙沪一带的人自然会想到“蟹脚痒”, 今年的大闸蟹季节即将降下帷幕,想必每个爱蟹的人都已经大饱口福了。我最近一直各种忙碌,直到今天中午才有机会承蒙朋友美意,心满意足地吃下一只大大的大闸蟹。满满的、雪白的蟹膏非常浓稠,粘粘地充斥唇齿之间,令人十分惬意和愉悦。 饭后在午后的阳光下踩着一地的银杏叶回家,和同行的伙伴一路探讨如何辅导学员、帮助人们找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活出自己精彩纷呈的人生;一路欣赏秋叶的起舞、 天空的高远,既尽情地享受了口腹之欲的满足,又实现了精神世界的自由放飞,秋风因此格外温暖而清新。

午饭席间有朋友提起上海人对于各种螃蟹的热情,说是至少有五、六种基本吃法: 蒸、 炒、炝、醉、腌、焗,等等。其实,如果再算上油酱毛蟹、毛蟹年糕、面拖梭子蟹、辣椒蟹等等,蟹至少有几十种吃法。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吃螃蟹,近年牙齿明显老化后才减少吃蟹的频率,然而,吃心不改的我发展了简易吃蟹法: 吃蟹粉制品 - 即加工好的蟹黄、蟹膏、蟹肉的混合物,如蟹粉豆腐、蟹粉拌面、蟹粉蹄筋等等。 平时吃的最多的还数蟹粉小笼,谁让我除了爱蟹还爱小笼馒头呢, “小笼女”不是浪得虚名的。 沪上最极致的蟹粉类小笼馒头当属邵稼楼的屋有鲜, 蟹黄、蟹肉、蟹膏分别都制成各色小笼,再配上老板娘特别调制的醋以及服务员阿姨的温馨提醒“先咬一小口,倒点醋到小笼里面……“, 上海本土的小笼加上东瀛文化的仪式感(老板娘原为绿波廊点心师,曾常驻日本多年制作正宗南翔小笼),腔调十足。不过,我终究还是更喜欢接地气的小店,天津路上莱莱小笼和黄河路上佳家汤包的蟹粉小笼最是合我心意: 薄如蝉翼的皮子透着金黄的光亮,轻轻咬一小口,黄澄澄热腾腾的汤汁沁人心脾,浓浓的蟹香掺着姜醋的酸甜,挑动起每一个味蕾,足以令人满意刹那间遗忘所有的烦恼和不快,在那个当下,只有眼耳鼻舌身意在发挥作用,只有它们捕捉到的美妙瞬间充斥整个身心空间。

回家在阳台上站立片刻后,发现太阳西下后的秋天还是冷意飕飕的。 随着秋风的不断肆虐,一年的时间也很快就要过去。时光的流逝到底给每个人留下了什么? 回味午间朋友们的热烈讨论,发现大家越来越安于物质的简单,比如一年吃一只大闸蟹就欢天喜地,两年不买一件新衣服也安之若素; 同时,大家对于身心自由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从完形治疗Gestalt谈到禅修,从佛教谈到道家哲学……, 茶余饭后的谈资和餐桌上的美酒佳肴相得益彰,为这个秋天的午后留下美好的记忆,有人说“要把时间浪费在美丽的事物上”,大抵就应该是这么浪费的吧。

人生,不浪费也是匆匆而过的,那么就像今天这样地浪费吧。

相关文章

  • 秋风起

    悠悠青草与山碧翠那一抹清影在季节里模糊我竟忘记风雨过后秋天早已来到浓烈不再属于彼此空气中弥漫沁心的凉意枫叶慢慢红了...

  • 秋风起

    立秋过后,周末又是一场秋雨,天自然就凉快起来。阳光还是那么明媚,但风却是清爽的,早上出门不再是粘腻的空气,心情就格...

  • 秋风起

    入夜秋风起,枯叶乱飞扬, 满屋窜凉意,睡卧帘帐长。 窗台残画抖,纤手握住框, 忽起秋悲绪,拨动心底伤。

  • 秋风起……

    上苍赐尔三万天,稀里糊涂又一年。 只因名利遮望眼,流光误我初心远。 一眼揪然山海换,桃花落尽不见春! 我若老去应有...

  • 秋风起

    两场暴雨过,天凉的确好秋。 晨起出门,风吹衣袂,轻轻飘起。小区里被左隔右挡的树木和灌木...

  • 秋风起

  • 秋风起

    从这一周开始,晚上就没有开空调。晚上开着窗睡,吹着风扇盖着棉被温度刚刚好。起风的时候,会有松枝刮进窗里,风大的时候...

  • 秋风起

    今天下的雨该是“秋雨”了,立秋已过,夏季就这样悄悄过去了,没有感受到往年的炎热,但确实比任何一个夏季都充实。 开盘...

  • 秋风起

    秋风起,夜微凉,一湖秋水被吹皱。 蓝天蓝,白云白,秋高气爽心神怡。 骄阳燥,似火热,一去不返惹人快。 一颗心,被灼...

  • 秋风起

    每当秋风起 就想起 总该有些事 比预料中的好 叶子黄子 老树尚健 太阳走早一步 白月光还在 小河的水凉了 却越发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风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h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