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段时间,大家相互拜年,免不了聊起了孩子。朋友家孩子今年初二,说是假期一结束就要考试。
她的女儿成绩还是不错的,但也经常被我朋友谦虚的表达——不咋地,粗心,一般化。
其实她不知道,如此的描述,在孩子内心里植入了不被认可的心锚。
我们希望孩子满载本领,展翅高飞,很多时候又在无意识中用这些口头禅奚落他、打击他、挫败他,天底下,真是没有比父母更矛盾的了。
知乎上有人问:被父母骂得想自杀是种什么体验?
有个回答:在我伤心难过得哭到虚脱的时候,父母却看着我说「发什么神经」除了绝望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据某项调查,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
6名在看守所的少年犯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爸妈在我12岁时离婚,我妈每天骂我,经常让我去死」
「说我没用,说我是个废物。」
「从来都没夸过我,骂我最多的就是猪脑子,猪脑子。」
让他们感觉伤害最深的词是: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都比你强、怎么不去死!
最后,他们把这些语言变成了犯罪的武器:枪,斧子,水果刀…被不停羞辱、否定、讽刺、挖苦、蔑视的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大窟窿,盛放着破败不堪的灵魂,胁迫他们用偏激的方式发泄创伤和屈辱。
父母的态度里,真的藏着孩子的未来。心理学上说:坏会比好更有力,更难忘。
那些负面的情绪、情感和记忆会比正面的影响更大。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学会约束自己,从内心到语言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真诚的肯定。
这些孩子爱听的口头禅,父母们不妨多说说:
正面鼓励
「相信自己,你没问题的!」
「试一试,成功不成功都没关系!」
「多做几次,会越来越好的!」
给予尊重
「你既然想好了,爸爸妈妈支持你」
「爸妈尊重你。」
「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感同身受
「这次没做好/考好,你心里也不舒服吧?」
「我知道你的感觉,它叫愤怒/难过/失望/不舍,我也经历过。」
「如果你想哭,别憋着,哭一会儿吧!」
交出选择权和决定权
「这件事,你自己来决定就好了!」
「你可以选择……或……」
给孩子中肯的建议
「我爱你,但不喜欢你这么做。」
「如果再耐心点,相信会更好!」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塑造,目标永远不是完美,而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会说话的父母,孩子基本不会差。因为从小被爱,就是一辈子的铠甲。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从自己做起,影响好下一代。
与各位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