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自媒体火爆的时代,似乎渣男渣女都多了起来。当代作家廖一梅说:“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然而,可惜的是,我们总是有很多人,以为自己遇到的是了解,却不想,是别人的伪装。
这样的男人,我们宁愿一生都不要遇到。一旦遇上,不是情伤,就是情殇。比如:胡兰成之于张爱玲;比如:鲁迅之于朱安;比如:萧军之于萧红;比如:张大民之于阮玲玉。
在这样的爱情里,就像张爱玲说过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虽然开出花来,可依然是在尘埃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个痴情的女子就是这样在尘埃里开花般卑微地爱着自己心里的爱人。
女孩用细致入微的观察,聪慧可人的温柔与体贴,给予了男人想要的一切:性和安慰。而男人厌烦的一切比如麻烦,比如束缚,女孩从来都是回避的。甚至为了能随时响应男人的呼召而无数次拒绝其他人的求婚,只为了男人在找她的时候,她是自由的——尽管男人从来没有找过她,她留下的邮寄地址也从来没人来问过,因为男人压根就不记得她,更不用说爱她了。
在读到女孩独自面对怀孕生产的诸多困难,承担着各种风险与压力,最终在那个肮脏低贱的妇产医院生下他们的孩子,还要忍受着处于相同困境中的人们甚至医生的各种侮辱,我流泪了。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真看着这样的境况发生,心底还是忍不住心疼这个傻孩子。
明明可以靠继父优越的经济条件过上更好的生活,明明可以只把这爱恋当做心底初次的爱慕,甜蜜而羞涩的保存起来就好。甚至明明在怀孕之后也可以跟家人求助,不至于让自己如此悲惨无助。就算是生下孩子,女孩也明明可以接受其他男人让自己不再如此窘迫。但是,这一切,终究还是没有抵过那颗沉沦下去的心。
书中描述这两个人的样子,其实很像泰戈尔的一句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书中的女孩爱的如此凄苦,甚至最后舍掉了性命,却依然无法唤起男人的丝毫回忆。究其原因,除了她对于爱情的误解和生活中没有人正确的引领之外,还因为她爱得失去了自我。
在爱情中,无论怎样的深爱,一旦失去了自我,就等同于灭顶之灾。作为独立女性,尤其应该在人格与思想上是独立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应该像两棵树,胼手砥足共同扶持。而不要像藤依树,一旦失去对方,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立场。
在这一点上,林徽因的做法尤其值得女性同胞们借鉴。花样年华的她,并没有因为徐志摩的疯狂追求而迷失,而是清醒且坚定地选择了梁思成,并且两人站在同一高度——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文学诗词,她从来没有让自己沦为爱的奴隶。不仅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圆满了自己不可磨灭的独立形象,更是令大才子金岳霖爱慕一生而终身未娶。
女人需要的爱,不只是爱,更有理解与尊重。尤其在如今这样的社会,我们要足够独立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我们不要做一棵依附于大树的藤蔓,而要做一棵同样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树。如此,我们的爱才不必卑微到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