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政以孝(一)

为政以孝(一)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2-06-09 08:39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20501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白话】孟懿子向孔子请教行孝之道。孔子说:“不要违背于礼。”

    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于礼’。”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应当以礼奉事;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思考之一】《为政篇》谈为政为什么要谈孝呢

    《为政篇》前四章都是谈“为政”,为什么到了第五章却要谈“孝”呢?

    首先,我们从孟懿子说起。孟懿子,是鲁国大夫仲孙何忌,小孔子二十岁,其父孟僖子遗嘱命其向孔子学礼。当时鲁国三桓为执政大夫,就是孟孙氏、季孙氏和叔孙氏。孟懿子是孟孙氏这个执政大夫家族的重要人物,是鲁国的大夫。这个时候鲁国已经礼崩乐坏,三家大夫的权势很大,几乎可以凌驾在鲁君之上了,他们在平时、葬礼、祭礼上不仅用了鲁国国君的礼仪,甚至胆大包天都用起天子的礼仪了。孟懿子在孔门有弟子名分,后孔子为鲁司寇,主堕三家之都,在叔孙氏季孙氏之都已堕,而孟懿子何忌抗命,致使孔子之政计划失败,故后人不列何忌为孔门之弟子。

    孟懿子问孝,看上去是问孝道,其实也是问为政之道。孟懿子和夫子的问答,好像是欲言又止,让人很困惑。《孝经》中对“卿大夫之孝”说,“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孟懿子应该都学过这些内容,然而却通通违了个遍。估计夫子的回答“无违”即说到了孟懿子的痛处。所以孟懿子没有继续问下去,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孔子的回答却说到了为政的关键所在。

    其次,“为政以德”与“为政以孝”有何关系?《孝经》里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的根本就是孝道。《学而篇》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德的根本就是孝悌。所以,为政要从落实“孝悌”开始。

    为政这件事情上,儒家的思考是要透过德行去教化百姓,去化育百姓。第一,“教之所由生也。”这个教化不是强势的教化,而是透过在上位者尤其是主政者自己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心灵,然后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影响力,这样的影响力再配合礼乐的教化跟引导,让百姓有一种温柔敦厚的民风,有一种纯净高尚的心灵。这就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在第一章,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仁政来治理国家,自己便会像北极星辰一般,安住在一定的位置上,而别的星辰都围绕着它而旋转。儒家对于为政的思考就是一个“德”字。“无违”,就是要求为政者不违背“德”这个中心。第二,为政这事一定要从自己做起,不是先去要求别人。自己从哪里做起呢,从孝做起。具体做的次第是:学、习、行。不能够只认识一面,要去把它实践出来。然后才能层层带动,代代传承。像孟懿子这样,光是知道不去做是不行的。第三,不管在哪个位置上,都要为政以德,尤其在下位的人,比如说儿女、学生、属下,对长上的孝悌一定要做好,你才能够接收到他要给你的东西,能够创造各种传承的美好。透过经典的学习,除了能够造就我们高尚、洁净的心灵之外,在我们对待别人的时候,会处处为别人设想,会有一种温柔跟敦厚的处事原则,体现仁的内涵。

    第三,“德治”与“法治”有何区别呢?《为政篇》第三章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把儒家的“德”治与一般“法”治做了对比。“法”治的特点是:用政令、刑法来引导百姓的行为,可能短期内可以达到很好的功效,可是民众是为了避免过失怕被惩罚而无羞耻心,也就是说在内心的教化上面并不能够深入人心,这是一种对人的外在要求,容易形成对立倾向。而“德”治的特点是:用德治、礼教来教化百姓,透过国君的以身作则,透过礼乐的教化引导,可以让百姓不但行为端正,而且有内心的自我要求,有自律的羞耻心。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曾经向孔子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贪欲,不违背礼的内涵,就能实现仁的高度,这会使人内在觉醒,助人向善。

    【思考之二】孔子为何告诉孟懿子孝是“无违”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政以孝(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op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