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基】
潇逸词典上除了大大地写着自己的真名“荣潇逸”,还写着一个大大的“荣德基”。大大的“荣潇逸”和大大的“荣德基”并排在大大的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引起了我大大的好奇。
“荣德基”是谁?是他的亲戚?还是他很崇拜的人?动漫里的?还是?
《海贼王》里倒是有个基德船长,也许是他写反了。想了想潇逸变身基德船长的样子,挺酷。
放学逮着他问了问荣德基是谁。他说在做英语题时经常看到这个名字。原来如此。
【元认知】
欣宜做题总会犯一些小错误。比如写拼音ying,漏掉y,写成ing。数学上,列竖式计算,竖式结果是对的,把竖式结果抄到横式上就是错的了。
照着抄抄错,气不气人?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马虎的毛病要不得。急得不得行,写在作文里向老师求救。
我发现婉儿很少犯这种错误,做题很严谨。让婉儿介绍经验。婉儿说:“比如我写ying这个拼音,我可能会写成yin。我在写完后,心里会拼一下,是y——ing,如果写成y——in,一拼就不对,就会改过来。”
透过婉儿这段话,会发现她有很强的易错点意识。做这道题时会弹出关于这道题可能错的点。然后在意识上对自己进行监控,预防错误的发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高级的学习策略叫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即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者学习的能力。
虽然婉儿还小,她已经开始朦朦胧胧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了。这真是今天的一个惊喜。后期想搞清楚她的这种学习策略是什么时候行成的?怎么形成的?可以怎样进行普及推广。
我把她解题的思维路径,粗浅地分解成了几步,供其他孩子参考:1.建立自己的错题库。2.做题时,要带着易错点意识。3.遇到易错点,做完反过来查一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