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

作者: 撥開雲雾見雨 | 来源:发表于2022-12-22 06:10 被阅读0次

    去年春天,我从甘孜坐邮政大巴去德格采访,正赶上一场大雪。

    康巴高原冰雪覆盖。雀儿山脚下,顿时刮起一阵旋风,将积雪卷起,砸碎,夹杂在空中的大雪中。雪线险要,十个脚趾全部抓住,紧张又兴奋。入戏很深,感觉自己是战神,跟着格萨尔杀入敌阵,毁灭一切四面八方披墨。

    下午终于到了德格。川藏公路直通狭窄的街道。雪已经停了,天空很蓝。但是街道,尤其是道路两旁的高楼,都隐藏在浓重的阴影中。耐心前行,接近小镇核心区域,空间顿时变得开阔起来,一位古老而真实的德格终于出现——就像翻开枯燥的扉页,终于读到了精彩的文字。

    色曲河、瓯曲河在谷底流淌,不时探出街头。街道松散,地形随意在大地上攀爬,随着小镇缓缓升起。著名的德格印经院与稍远的更庆寺居高临下,金顶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巨大的寺庙、游方僧人、人头攒动的民居,甚至很多事业单位的院墙,都为小镇涂上了大片平静的红土,成为基调。那一刻,我想起了高粱染红的秋天。

    许多人走在夕阳下。她们的眼神清澈,眼神温柔,从容淡定,边走边转动念珠。目的地似乎都是印刷厂。印经楼是这座城市中最强大的存在,也是磁力的中心——围绕着印经楼精制。绕院走走是当地人生活中的必修课。这是不一样的翻经,不一样的行走,是灵魂与身体合一的运动。

    那栋二层楼算不了什么。放在藏区的寺院建筑群里,最多也就是中等规模。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藏经印刷厂和世界上唯一的雕刻和手工印刷中心,它收藏了300000个经块、田块和70%的藏文古籍和相当数量的藏书。整个藏区。稀有和独特的副本。它是博物馆、图书馆、研究中心、出版社和印剧厂,是西藏文化的百科全书,是紧随拉萨和日喀则的文化圣地。

    几乎所有僧人都渴望接触“德格版”经文。

    在傣区,有藏友说,今生若与布达拉宫、大昭寺无关,那就去德格印经院吧。虽无菩萨,却有浩如烟海的佛经。哪怕是轻轻一碰,也能完成一生的心愿。

    我的朋友七美多吉曾在印经所工作。他的工作是从持经本开始的。当他刚进入仓库的时候,就被货架上的刻字铺天盖地的气势所震撼。

    这里拒绝明火,包括电灯,甚至整个印刷厂都没有电源。能发光的只有太阳和月亮。外面,现代化在急速前进,而这里却一直我行我素,时间几乎不流动,一切与古代无异。多杰第一次进去是在清晨,昏暗的灯光照耀着,只露出仓库的一部分朦胧。一排排雕刻密密麻麻,拥挤在黑暗中。

    整齐的木框一路绵延,远去,渐渐消失,似乎没有尽头。他知道,这些库房里,其实都是写满了文字,而且都带着古人的气息,潜伏在黑暗之中。淹没在文字的海洋中,数十万刻印的文字块汇聚成海啸般的力量,似乎要将他卷走。只读过初一的多吉在那一刻明白了什么叫博学多才,博大精深,知识就是力量。

    多吉、扎西兰嘎和扎西彭措在一个工作组。朗加在倾斜的印版上涂墨,平措则左手摊开纸,右手将滚筒推过去,然后掀起印好的纸,一页书页就完成了。两人俯身俯身,配合默契,形成快速而有节奏的节奏。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就像一台运转自如的机器,令人眼花缭乱。

    四十年后,兰加仍在印刷厂里。和印刷厂的许多造纸、雕版、印刷工人一样,他把每天的工作当做练习,或者说练习已经成为他的日常工作。他有一颗明亮的心,他的生活被阳光穿透,他从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卑微的。相反,他觉得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工作,哪怕是单调、机械的重复,也能达到无人能及的境界。

    不平凡的土红小镇,孕育了不平凡的德格人。除了歌手亚东、江阳卓玛、奇美多吉,相信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土红色藏房里,还有名医、高僧、歌师、绝学法师出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光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pn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