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游子在外时候的牵挂,离开的时间越长,这种真实感却显得愈加生疏起来。等到某天归来,所有的风景都看透,曾经的美好也早已渐行渐远。故乡人,故乡事,故乡景物,都变成梦境深处难以企及的遥远。
原来,深埋在我们内心底部的故乡,只是当初的不甘演化而成的帧帧画幅,所有的演绎不过是记忆模糊后的随意涂抹。其中,到底还有几分真实,几分醇美,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因为,故乡的原风景已经沉淀成为坚硬的化石。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因病辞官,准备告老还乡。这一年正月朔,改年号之“年”为“载”,似乎预示着一场颠覆盛唐皇朝的灾祸即将来临。可是,这一切与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他的心底,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归故里。
《晓发》
【唐】贺知章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诗题《晓发》,明显是一种态度。古人有“餐风饮露”一说,自然是因为旅人归心似箭,希望自己能够立马奔赴家园,所以“晓行夜宿”、“披星戴月”当然不在话下,皆为寻常之举动。诗人肯定心同此理,恨不身体长出一对翅膀,早日回乡。
首联“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江皋,亦作“江皐”,意思为江岸、江边地,或指江中。语见《楚辞·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枻(yì),船舷或船桨。舼(qióng),古书上指一种小船。
所谓“先声夺人”,诗人定然明白这个道理,自然而然地去写自己听闻到晨钟之声。至于,这钟声从何而来,因何而发,倒是不必理会。这不是诗人学会取巧,而是为自己激动的心情在寻找一种理所当然的借口。催促着的,并非晨钟,是归思。
乘坐在小船上,想到马上就要启程赶往故乡,此时此刻的诗人的内心,当然是激情澎湃,无限向往之情如江水滔滔不绝。已经多少时光匆匆而过,他一定是思绪纷飞,苍老的面孔上浮现出来的,定然是小时候的许多事情。往事如烟,没有湮灭,一直缭绕在心间。
颔联“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航行江上,碧波荡漾,诗人可以看见“海潮”,也可以瞅见“川露”。潮水在退却的夜色中缓缓地起伏翻滚,隐隐约约,持续不断地掀起着雪白的浪花;河流原野在晨曦间慢慢地坦露出自己的真实面容,广阔无垠,一眼难以望到边际。
没有细腻的情感,是无法体会到身边的美好,特别是这些来源于生命旅途上的细枝末节,是自然的,更是心灵所囊括着映衬着的。诗人之所以能够把握到如此具体的事物,不仅仅是用双眼在观察着,更是在全身心地体悟着。生之美,灵机无限。
无论是夜之“约约”,或者是晨之“溶溶”,既贴切而又意味悠长。诗人的机心,于此有意或无意地流露。“怀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终究是故意的。他所掩藏的,不过是一点小心思,想要早点赶回故里,却偏偏不说山高水长,而是描绘海潮之起伏不定,山川之宽广无际。
颈联“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似乎期望是东边天际的晨曦,正在努力地冲破云层,随着时间流逝愈加浓重几分。诗人是矛盾的,看见沙洲上盘旋飞舞的水鸟,因此喜欢不已,望到云雾间连绵不断的山峰,却又愁苦不堪。
好一个“始”字,是航行的开始,也是归乡情思浓郁的起始,还有着几分惶然不安,毕竟,此时的诗人已是“乡音无改鬓毛衰”。所有的忐忑,也表露在这一个“犹”字里,那种刚刚欢呼雀跃的丝缕心情,却又因为云遮雾绕而黯然失色。
诗人在此显露出来的情绪波动,是延续着上面的一脉相承的思归之情。如果说上面是扣紧题目之“晓”的模糊不清,此处则是逐渐步入清晨亮色之后的失望。两者紧密结合,环环相扣,都是旁敲侧击,又是真情注满,只为那心中永远的故乡着色。
尾联“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明发,意为黎明或平明,语出《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思念亲人,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此种情景,简直就是翻版,诗人之所以“晓发”,大约也是这般。
直到这样一步田地,诗人仿佛才忽然醒悟过来,彻底看了个透彻。原来,自己如今依然人在旅途,心底所殷切叨念着的“故乡”,还是那么“杳杳无际”。所以,只有面对东方天际的鱼肚白色,开始想象世间和自己一样怀抱着思归情感的朋友。
诗人因为自己不能马上回到故乡,所以由此产生热望,亦由此怀想,在同样的境遇下的那些朋友们。推己及人,更是加重思念上的厚重感。情感的堆砌,并非简单地一加一那么分明,根本就是“理不清,剪不断”,刻骨铭心。
诗人年老返乡,此种迫切心情,非同一般。或许因为“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回乡偶书》其二)的缘故,所以更加热切。他的思念之情,向来是坦荡无比,并非如他人似的“近乡情更怯”(宋之问《渡汉江》),反而其实更多地相信“春风不改旧时波”,景色依旧,人情长存。
或许正是如此,纵观本诗,固然情思萦绕,委婉曲折,反复不休,可是却终究热烈真挚,宝贵可爱,不改“四明狂客”的本色,因为自始至终,他的情感世界一直是明朗向阳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