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读《浩荡两千年》的第三天,记录读后感的第二天。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只在课本上和一些相关的历史书上看到过一些关于管仲的事迹,比如我最开始知道管仲是因为一个成语:管鲍之交。在多就是在他辅助齐桓公之前的一些事情,比如拜在公子纠门下,为了公子纠去射杀公子小白,结果并没有成功,后来又在鲍叔牙的推举下做了齐国的相臣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总之我知道关于管仲的故事大多都是围绕着鲍叔牙的,因为从未全面的了解过管仲所以一直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所有典故里明明鲍叔牙做的事情更为让人所尊敬而管仲的那些行为不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小人”行为,鲍叔牙为什么还一味的相信他。
虽然读完这章也不能保证说我就对管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我突然有了种管仲之前的那些种种事迹并能否定他的才能,有句话叫瑕不掩瑜,我觉得放在管仲身上也不是不可。
他在商业上的一些举措即使放在当下也是很实用的,甚至现在还在用。比如专业细分、灵活税收、促进贸易、繁荣市场、招商引资、盐铁专营、垄断支柱。
管仲身上肩负这很多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如第一个具备万事的经济思想的人;第一个主张把国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按各自专业聚居在固定的地区,他甚至还是首个开国营“妓院”的人。
这些完全颠覆了我在看此书之前对管仲的认识,书里吴晓波老师还表示他是一个把“商战”玩的很厉害的一个人,说实话在那个冷兵器时代能够有这样的商业头脑这的是很让人敬佩。
这也告诉我一个道理,要想真的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绝对不要只去看一个故事或者直通过一个单方面的渠道去了解他,而是要从各个方面多渠道去了解,多看不同学者的对这个人的剖析和研究,这样得到的答案才会是一个全面的。
以前我总是喜欢看了一本人物传记或者听了一些典故就觉得自己很懂了,在其他人聊起的时候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觉得我懂,其实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又怎么会这么简单。
日常生活中交朋友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总喜欢在听到一些人的口述后就对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下定义,开始选择讨厌他或者喜欢他,其实这都是不对的,因为这些信息大多时候都掺杂这口述之人的主观想法,是有失公允的。
就像现在网上很多键盘侠一样,看见一个新闻不管真假先是一顿猛敲键盘,好像只有先表态了才能显得自己聪明。
爸爸常常会和我说,要了解一个人你至少得和他相处三个月以上你才能对他有个大概的了解,因为一个人伪装的时间周期是三个月,越往后就越容易暴露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你才能算的上真正的了解这个人。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评判一个人的时候,不喜欢因为一件事情而全盘否认掉他整个人的原因,因为一件事没做好不带表他事事都做不好,不代表这个人就无可取支出。
所以很多时候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不妨多花点时间多个层面去观察,这样才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