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关于读书的一点随想

关于读书的一点随想

作者: 呵呵大王_7f87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00:03 被阅读0次

     最近突然想看一下卡夫卡,但是在集宁的新华书店、呼市的图书批发市场都没有找到卡卡夫卡的书。后来在一家小书店找到一本《审判》和《城堡》的合本。我突然想,为什么市场不喜欢卡夫卡这类作者的作品。由此又想到,是不是有些名著已经过时了呢?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他们生长的土壤?身边的网络以光速传播着各种信息。那些深沉的,晦涩的,隐藏在黄色泡沫下,美酒似的思想是否已不被现代人所追求的呢?

    我觉得并不是的,卡夫卡在《审判》中所描述的困境,对现代人来说依然普遍存在,太多无用信息,掩盖了这些真正的宝藏。我相信会有一天文艺终将复兴,大多数平凡的人和思想仍需要这些伟人们的指引,他们的灵魂仍飘荡在这颗星球的上空。

卡夫卡,照片来自网络

    卡夫卡生于1883年的7月3日。他的性格充满着对纯粹和幻想的追求。他一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究其根本原因,那是卡夫卡对家庭生活将毁掉他的写作所赖以存在的孤独的恐惧。多么纯粹啊。我十分喜欢德语作家的作品,纯粹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像哥德、黑塞、本哈德这些作家,在探讨人性的时候,即使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描写,依然给人一种从自身出发的角度看世界的感觉,但日语作家会直接把问题放到人性的层面来描绘,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英语作家作品,因为语法句式的原因,中国译者在翻译时常常有两种情形:功底不够的人,翻译得过于直白或啰嗦;功力十足的人,又翻译的或简练或华丽。所以我们看到的英语作品往往有华贵和朴实两种特色,这也许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特点相关。而中国作家则不同,汉字是象形文字,在汉语中表象多于表意。中国现代作家,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西方思想的双重影响,难以下一个普适的定义和归类。而中国古代作家思想家中,又很少有人深入探讨人性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的,是那些探讨这些问题的人的作品,并没有在漫长的历史中流传下来。其中有关键点是,当一个人的存在感的缺失,大于生存的意义时,考生考虑自身人性的问题才有价值,当种族的人性陷入危机,讨论种族的人性问题,才有价值。我观察知识水平越低的人越不会出现这方面的困扰,而真正的智者又有洞察一切的眼睛,只有那些”不上不下“的人才会生出庸人自扰的痛苦,这种痛苦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到了影响生存的地步。事实上我们今天所遇到的绝大多数的困境,在先人的身上都能找到解决方法,我们智慧,性格的一切缺陷都能从他们身上得到补全。

    从这一点来看,阅读经典名著还是很有必要的。

从这一点来看,阅读经典名著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文章

  • 关于读书的一点随想

    最近突然想看一下卡夫卡,但是在集宁的新华书店、呼市的图书批发市场都没有找到卡卡夫卡的书。后来在一家小书店找到一...

  • 关于读书的随想

    这世上的知识都是“相通”的。 他们共有其中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所以,人不应该只读自己专业相关的书,不应该只...

  • 关于读书的随想

    自己认为,读书要有仪式感。当代生活中给人诱惑的东西太多,如果挡不住这种诱惑,那他就无法拥有这种仪式感。 在我看来,...

  • 关于读书的一点儿随想

    在读完基督山伯爵和平凡的世界两部长书之后,我居然有点怕敢看书了。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劝鲁庄公选择进攻时机时说:...

  • 关于读书和书的随想

    以我个人的视角来看,当下关于读书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李笑来为代表的“只字不差地阅读”;一派是以秋叶等为代...

  • 关于读书方式的随想

    刚刚和女儿通电话,她告诉我说前几天回爷爷奶奶家,带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在看,觉得写得很好。她认为木心的文章句式使...

  • 关于读书的几点随想

    关于读书的几点随想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不同回答。读书无用论的声音一直存在,因为有大量不读书但坐拥千...

  • 关于读书的随想杂谈

    一直以来自认为算得上是一个读书人,而实际上真正能坚持每日读书则是在接触和学习易效能时间管理之后。 ...

  • 我该写些什么呢?

    读书笔记随想散文小说诗歌论文?

  • 开始写日志了

    今天开始学着写一点东西。 主要可能关于运营工作的一些思考、感悟,也谈谈对生活的看法,随感随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读书的一点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rc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