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假期我带着女儿到北京101农场玩了两天,领队很热心地组织了自助烧烤、寻宝、户外拓展等活动。其中有个活动是挖红薯,当然不是随便拿,每个家庭挖完后只能带走一袋。我发现有的家庭装了满满的三大袋,然后蔫溜地把红薯藏到了车里。仔细算算三袋红薯至少有三十几斤吧,他们费劲巴力的拿回家后能吃多少,又会丢掉多少呢?
反思自己在学习这件事上也陷入了这个大坑:“心理人文、投资理财、历史传记、法律商业什么都想学”。梳理近期的书单“心理思维类”七本,“投资理财类”三本,“历史传记类”六本;在得到订阅了五个专栏;在“知识星球”订阅了三个专栏;“一块听听“和“知乎Live”购买各类语音课程。每天一睁开眼睛,它们都像爱妃似的对我招手,快来快来,选我选我......
曾经自己迷上了兴致勃勃的挑书买课,草草地学上两遍,再挑书再买课这种感觉,并觉得自己在不断成长。其实一开始我就错了,如果总是用读了多少书,听了多少课来衡量自己的成长,那我不过是一个如同复印机或传真机般的知道分子吧!因为真正的知识需要用经历去读,用心血去体会,用实践去验证,所以我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了、学水了。
《中庸》里有段话:“勤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勤学就如同修路前购买的各种沙子、水泥等各种材料;慎思就是用筛子把沙子中的杂质给筛出去,只保留最好的东西;明辨就是从这些筛出的东西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使用,其它的再好不适合也不用;笃行就是完成以上步骤后,百分之百地坚持执行。
现在看来只有这四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否则也只是掉到低水平勤奋的大坑里了。
所以每天我都会问问自己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其它的再好都不要,下面这个图是我画出来明确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亲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个来帮助自己明确什么更重要。
从理论上来说,身心健康的人更容易幸福,身心健康又分两方面,一方面是精神充盈,一方面是物质富足。
对我来说,实现精神充盈的方式就是通过读书、读人和写作来提高个人修养和思维模式。初步计划每年读10本新书,其余的时间把过去读过的好书重新分析整理,然后通过写作反思内化。
实现物质富足就是做好家庭资产配置。把家庭资产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做低风险低收益的理财;一部分做中等风险中等收益的生意;一部分做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当然实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有明确的复利思维和高效的执行力。而做好这些的根基就在于耐心和智慧:“耐心就是短期不会期望过高,因为我知道时间会给我想要的一切”;“智慧就是专注地去做一件事,争取做这个领域的前百分之十、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一”。
也许是这样吧,知道(学)从来都不难,做到(习)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懂了就去做,从实践中提高自己,不断积累、不断超越,虽然会走得慢或走些弯路,但只要一步步的勤学、慎思、明辨、笃行,我们终究会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