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笔试和面试告一段落,成功入围。不值得骄傲,还是想把这十个月来我认为的精华总结出来,一方面可以是自己的学习总结,另一方面给同行的小伙伴们提供几点借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不是考公务员,能够朝着目标奋力奔跑的过程绝对是难忘且有意义的。
言语理解:很考验自己的高中语文功底,平时语文成绩好的人做这一部分题有绝对的优势,但段落理解会存在很多坑,所以靠吃“老本”也不完全可行,学一些套路很有必要,如重点看转折词,注意是否存在分号等等,至于语感其实并不抽象,通过大量阅读和练题是可以提升的。这种题型的错题积累是很有必要的,纵观历年真题,重复考点真的很多,尤其是易混淆成语辨析。
2.常识:这是个包罗万千的版块,大多老师认为是最难在短时间内提升正确率的版块,我却认为只要自己有心学,这是个不用花多大脑力就能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得分点”,因为一旦自己记忆了,得分是妥妥的。强烈安利“人民日报”APP,每天的早间新闻不容错过,我都是边起床边享用新闻早餐,李梦娇(华图老师)的公共基础很不错(可在B站搜索)一节课20分钟左右,符合番茄工作法,不长不短,随时享用。当然,这也很考验我们的耐性,所以备考这个板块一定要有佛系心态“反正我看了很多,考到最好,不考到也没关系,反正增长了见识”。在备考后期,建议适当的放弃这个板块,因为茫茫题海,常识无穷,我们可以把有限时间投入到性价比更高的题目,如资料分析,逻辑判断。
3.逻辑判断:技术含量最高,也相当考验人的思维能力,掌握方法比傻傻刷题管用,我这种脑子并不灵泛的人一下子就被绕晕了,但硬着头皮学下去,会发现原来也是“披着狼皮的羊”,把题目逻辑在草稿上写清楚,把常用逻辑规则倒背如流,加上多练,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在前期会比较耗时间了,但熟悉套路了,时间便可大大缩短。真假推理,千万不要用自己日常的经验来判断,这类题目需要我们把已有的认知归零,从常识角度去理解再荒诞也要敢于从题目本身的逻辑出发,因为“坑”往往就在这些地方,在看了方法论之后再去做这一类题目会顺手得多。
4.数量关系:虽然考的是小学初中的数学,但难度并不低,思维敏捷且头脑清晰是必要条件,除非是数学高手,否则一般作为一个“锦上添花”的题型,放在整套试卷最后做。在准备前期,可以重点抓能够“投机”的和常见的题型,“投机”是指奇偶性判断,或者三个选项正好是和差关系等,常见题型包括容斥问题,牛吃草问题,抽屉原理等等,后期如果没一点思路就可以直接放弃了。这是最强求不来的一类题,每次能对40%,我觉得就是胜利了,总共也只有10个题,看透了真的不会对整张试卷的分数定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5.资料分析: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多练!多练!多练!而且要掐时间,练到后期,尽量做到半小时能算完20个题目,因为虽然这是最客观也最应该抓住的分,但时间把握不好也会得不偿失。千万不要把数学不好作为自己逃避这类题目的理由,因为这确实很能验证“熟能生巧”这一真理。我自己通过每天不间断练资料分析,终于把正确率控制到了70%左右了,天知道我的计算能力一开始是多惨不忍睹。
另外啰嗦几句:
1.大局观很重要,一旦碰到一道题一分半做不出,果断放弃,把时间优先放在自己擅长的时间上,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也便于给后面难度大的题目留出时间。
2.所有的题型至少把系统课程学一遍(我看的是粉笔公考系统课),对基本题型做到心里有数,可以先大量刷题,再重点攻破自己薄弱点,以及课程里强调得最多的重点。
3.每次模考的每类题型的正确率一定要有所记录,粉笔的每次模考也会自动统计,不断横向纵向对比,便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另外,找一个一起备考的小伙伴很有必要,对平稳心态和讨论知识点都有好处。
4.全职备考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长了心理压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大,虽然我靠努力和运气通过了考试,也觉得这段日子很充实,但还是想心疼地抱抱自己,太不容易。当然对于目标坚定的伙伴们,可以全职备考一两个月,全力冲刺这个时间刚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