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喜欢吃印尼捞面,至于是“喜达”牌还是“营多”牌都无所谓。
以前经常利用去他学校时,在香港天水围B1巴士总站旁的一家药房买,八十港币一箱,八大包,四十小包。
如果在超市买,就会贵一点点。
现在香港也因为疫情进入防御状态,除了深圳湾口岸以外,其他和深圳毗邻的口岸都关闭了,而且过到香港还要隔离十四天。
所以尽管我拿的是Q签,但每次进入香港只能停留不超过七天,等于还是去不了香港。
家里的印尼捞面吃完了,只能在深圳买。
据我见到,只有燕南路的那个沃尔玛有卖的。
我下午去公司,回来时就去燕南路的沃尔玛买了几大包“营多”牌印尼捞面。
在准备买单时,突然想起来要给哥哥买一双人字拖。他现在脚上的拖鞋裂开了,她妈妈建议他换一双人字拖试一试。
这几天在几个地方都没有买到。
在商场的二层挑选人字拖时,我忽然想起哥哥穿拖鞋的事情。
哥哥和妹妹以前似乎都没有穿过拖鞋,在家无论春夏秋冬,一概是打赤脚,怎么说都没有用,所以给他们买的拖鞋就生生放到穿不下。
奇怪的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哥哥和妹妹突然习惯了穿拖鞋,再让他们打赤脚,他们情愿不下床。
我们总觉得习惯很难改变,但有时候改变又是那么突然、那么坚决,真是有意思。
说道这,我又想起阿忠刚来公司时,几次因为不能吃辣而和公司做饭的阿姨产生矛盾,可是到了后来,他成了公司吃辣最厉害的人,我拿我做的、超辣的辣椒酱给他,他一勺一勺,吃的满不在乎,我只有甘拜下风的份。
再一想,那一些在学习上逆袭的孩子,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突然开窍了呢?其实是突然改变了学习的态度,从不想学转变为我要学。
钟南山先生是现在的明星人物,他小时候随父母从贵州到广州生活后,读四年级。因为太贪玩,又不会说广东话,交流不畅,结果留级了。
后来他母亲和他约定,他要是能考上岭南大学附属中学,就奖励他一辆自行车。
因为这个约定,钟南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很快就成为班上的佼佼者,顺利踏进名校。
在买完单以后,我看微信,恰好看到一个群友的发言:“我自己刻意练习了左手用筷子、从右面上自行车,没发现变聪明,但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了习惯的力量,知道体谅那些新手,知道有对标可以快速学习。”
哈哈,看百科的解释: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或只经历一次就形成;习惯一经养成,若遭到破坏会产生不愉快或不安的感觉。
突然改变习惯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经历一次就覆盖了原来的多次重复呢?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是没有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要是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那就可以解决大问题了。
钟南山的改变源自和母亲的约定,我当初从初中毕业考试班上排名倒数第二到两个月后考进省重点中学也是缘于和父亲的午餐对话,一个朋友的孩子从普通中学初二排名靠后到考进深圳中学也是缘于和她的一次对话。
看来,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太重要了。
在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中,虽然有很多交流看起来平平淡淡,但说不定哪一次谈话,甚至是哪一句话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是不是?试不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