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格随母亲,开朗热情。而我的父亲性格却是内向,不善言辞的。所以从小到大我都很少与父亲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文化的差异,性格的不合导致我们父女在一起就没什么话题。也不知道为什么在外面我可以和任何陌生人侃侃而谈,在家里却和自己的父亲只言片语。
自从母亲走后,父亲很明显地依赖我很多。也许是只有我一个亲人在身边,也许是心灵上的孤单,也许是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渐渐的感觉父亲的电话多了一些,有的时候是身体不舒服,需要我带他去看病;有的时候是智能手机不会用,需要我教他运用;有的时候是出门忘记带钥匙了,需要我送钥匙过去……那个时候真的有点怕接到父亲的电话,因为总是许多麻烦事需要我去处理。
再后来父亲逐渐习惯了一个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都做的很好了,电话的内容就慢慢变成,什么时候过来吃饭啊?昨天某某邻居腌了一些咸菜送过来,我知道你爱吃,你什么过来拿回去咯!还有一次是受沿海地区台风影响我们这里的风也特别猛,父亲打电话过来说让我关好门窗,别管外面怎样躲在家里别出去……父亲的电话又变成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但即使是这样,我也是一周过去看他一次,看看他缺点什么,看完就走,感觉在例行公事。
今年春节天气特别不好,连绵的阴雨天都快把人逼疯了。屋檐下,过道里到处晾满了衣物。很久很久都没有见过太阳,感觉人都要发霉了,所有的衣物都要靠烘干。我一边烘衣服一边抱怨这个天气。突然想到,父亲那边都没有烘干机,他的衣服是怎么晾干的呢?
出于好奇,我打电话给父亲,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父亲接到电话先是有点惊讶,后又不停问我这么晚打电话肯定有什么事。我不停地脑补当时的画面。一个孤独的老头躺在床上,一手拿着遥控器,一边打着瞌睡……
我先是故意说老下雨,搞的家里衣服都没得换了。然后又问他:老爸,你一个人,衣服少,应该干的快吧?父亲嗯了一句。我感觉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追问:你家都没有烘干机,你的衣服怎么干的?这时,父亲叹了一口气,说:不瞒你说,过年以来,我都没敢洗澡,怕衣服没干,没得换……
顿时我的心有一种被撞击的感觉:心好痛!这就是我对父亲的照顾,这就是我所谓的孝道,惭愧呀……
我的眼睛立刻模糊了,声音也有一点哽咽:老爸,明天我去接你到我家来洗澡吧,我家可以烘衣服。正好明天元宵,就在我家一起过节。
父亲虽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我立刻打开淘宝买了一个新的烘干机。
第二天,父亲没等我去接,就骑着电动车冒雨来到我家。我一边接过他的衣服拿去烘干,一边告诉他怎么用水,哪里是洗发水哪里是沐浴露。
不一会儿他就洗好澡出来了,一出来嘴里不停地说,真舒服真舒服,一点儿都不冷。还说我的卫生间布局的合理,里面的暖风机比他的浴霸好用。看他一身抖擞,一身轻松的样子,真的很开心……其实那个卫生间都是5年前的设施了。
洗完澡就开饭啦,我炒了几个小菜煲了一锅汤,父亲吃的津津有味,还不停地说:我林云能干了,现在什么都会做了。
晚饭后我把家里在用的烘干机先送过去让老爸应急,并且教他如何操作,父亲很快学会了开心得像个孩子。还直夸科技先进,再也不怕下雨天了。
一件如此简单的事,可以让父亲那么满足,可见老人要求太少……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是我的陪伴却是那么的不走心。陪伴父亲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少,真的希望父亲能幸福,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