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的儿子,听写常被老师通报,这是必然的。因为他平时写字马马虎虎,作业完成,铅笔一甩,大功告成,一走了之,一去不回头。
他是一个普通孩子,既不是那天资聪慧,也不是那脚踏实地。再加上淘气十足,在一年级起始的关键期,家校共育显得更重要。
走了弯路,才好对症下药。我开始实施我和他的听写计划,每天早中晚三听写,每次听写15个。任务小,易完成。
他怎么会情愿呢?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好硬三分下线,这是硬任务,只要听写过关,计划可暂停。当他看到听写中那一个个“红圈圈”,他只好乖乖纠正,纠了再听。有的甚至要反复听写很多遍,才能牢记。
起初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完成听写和纠错。随着“红圈圈”的减少,时间慢慢缩短。听写时间固定为早饭前、午饭后和晚饭后,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养成习惯,也就成自然。
他上课听讲不专心,有的字完全是死记硬背,记得慢,忘得快。我俩在听写中,讨论出了很多识字方法。如“捉”,手足通力配合,才能捉虫;“跟”,脚跟上,人才能跟上;“间”,温暖的房间里,住着一个太阳;还有那些形声字,如“房”、“放”等。有了识字方法,他记忆起来又快又准。
那天中午,门铃响了。“妈妈,今天听写我错了一个!”“好—的—,祝—贺—你!”我故意拉长腔。他人还未到家,便迫不及待先报告。我在门口等待,准备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正在做饭的奶奶,正在运动的爸爸,大他一岁的表哥,以及邻居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弟弟还在一头雾水,他只顾一个人乐呵。他像一只轻盈的燕子。

常常被垫底的他,终于有出头之日啦。
于是,奶奶让帮忙买酱油,“我去!”爷爷在菜地浇水,“我来!”我在打扫卫生,“妈妈,我拖地!”从不积极的他,突然发起光来。整个像变了个人。
这就是小小的成就感,带给孩子的自信与力量!
当他尝到甜头,他就会慢慢主动起来;当他了解汉字的识字乐趣,他就慢慢有了兴趣;当他体验到努力带给他的尊严与荣耀,我想,他将逐渐明白奋斗的真谛!
“妈妈,听写吧!”他喊我听写呢。
听写还在继续。因为,我们要向100分进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