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然待生死

超然待生死

作者: 通向财富自由之路 | 来源:发表于2022-10-09 14:53 被阅读0次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认为,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既然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所以说,“整个天下只不过同是气罢了。”庄子在这里以自然哲学的观点,论述了超然对待生死的态度,在庄子的自然观中,“气”是弥漫宇宙的普遍存在,它的特质在于它本质是虚无,然而却能显现在具体事物的存在形态中:气也者,虚而待物也。

    对待死后丧葬的问题上,儒家要求厚葬,墨家要求薄葬,庄子却主张顺其自然——不葬。他认为,人生在世,不仅要把生看破,还要把死后看破,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当他将死时,弟子们想厚葬他,他还不忘幽默一番道:“我是把天地当做棺材,以日月当做葬壁,星辰当做珠宝,万物当做葬礼大自然给了我最好的葬具,难道还用你们操心吗?”当弟子们担心这么做秃鹰会啄食先生的尸体时,庄子回答的更妙:“尸体扔在地上怕被秃鹰吃掉,可是埋在地下就不怕蝼蚁来啃?把我从秃鹰嘴里抢过来喂食蝼蚁,你们难道不感到太偏心吗?”

    庄子的这番妙论自然使忠心的弟子无言以对。

    仔细想想,庄子对待生死所发的宏论,充满了睿智和浪漫的诗意。

    其一,指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害怕,而应该顺其自然,兴起而生,归墟而死,生化为死,死化为生,都是自然过程。

    其二,以天地万物与我为一体,将一己之我同宇宙万物合而为一。人来源于虚无之道,就必须回归于虚无之道。死亡就是回归于虚无之道最高,最彻底的形式。

    庄子忘却死亡,超越死亡,正是为了让有限的生命更少羁绊,更加充实。超越生死的真人就像不再惧怕死亡一样,也不喜乐死亡(因为庄子不就官位的理由是宁曳尾于途中,仍有活着比死好之意),就像不再执着生命一样,也不厌弃生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然待生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bg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