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烟火
最近,很为自己的不求所读感到惭愧,总是以工作忙的借口不断上演只“读”手机的现象。这些天除了逼自己带着学生晚读时,读了点孩子们读的书或文章,其余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碎片化地读了一些公号推文,实在是不该。
白天在学校除了上语文课,下午硬是用一个午间自习换来了一堂互加计划的生命故事课程,到今天已经是第12次课了。看到全国各地孩子们完成的可成作业单,孩子们非常羡慕,也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业单。邵鋆何说,自己的作业单里少第五课《花婆婆》的那页。我这才知道,那一次是大面积感冒爆发,他没来上学,所以错过了这堂课。刘好也说自己少了这一张。于是,晚上放学后,我将这一刻的回放录制了屏幕然后发到钉钉群里,让他自己去看,然后完成作业单。孩子如此重视生命故事课,必须全力支持。
张雪琦说她缺上了《达芬奇想飞》那堂课,我会告诉她,明天再给她录课。
晚上看到公公从老家带来的煮鸡蛋,才知道明天是立夏节。于是赶紧寻找了一个立夏节的PPT,稍微修改后,将相关内容告诉了参加晚上共读的孩子们,并根据大家的自愿报名,各自承担分享任务。小主持人们对接好主持词,我将PPT上传到希沃白板。安排妥当,我终于得以捧起书来读了。
2.读书偶得
上次阅读到第一章被打断了,所以今天再次从第一章重新开始,这样,我就可能与大家的共读又不一致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再烂的坚持也好过放弃。用这样的话鼓励自己还是挺不错的。
【摘抄】
(1)我反复遇到的问题,也是其他所有教师都熟悉的老问题,可每次老问题的出现还是令我猝不及防。我对付老问题时,表面看来平和淡定的程度与年俱增,可实际上几乎每次都如同一个初为人师的新手那样手足无措。
【帕尔默先生说的老问题就是:对一些学生的课堂表现恼怒,又为自己的应对无方而羞愧。以至于在工作30年后,还想着要改行。可见,帕尔默先生敢于如此表达自己的心情,他的勇气令人敬佩。而我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情景不就跟帕尔默先生描述的一样吗?
上课的前半段,学生们犹如修道士那样沉默,没有丝毫反应;上课的后半段,开口参与课堂讨论了,却又因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争吵不休,提醒他们要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吧,只会让对话难以为继。每一次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时,总是他尴尬地叫停争辩。
我不禁想到了我的“职业病”。我每天不是一直都在上演着帕尔默先生所描述的情景吗?我的嗓音只能在每周一保持响亮,第二天就开始嘶哑,不就是在应对课堂问题时造成的吗?这显然也是我的老问题了。然而,我却很少去进行深入地思考:我的嗓音嘶哑的真正原因不是学生的争吵、说话,而在于我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和采取的行动。】
(2)何谓高深的教学造诣?简而言之,每次上课都应是我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一场古时称为“教育”的那种教学相长的交流。要做如此的交流,既不能撇开教学技巧,也不能仅凭教学技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唯一可供我即刻调用的资源是我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即对教学中的那个“我”的认识。若无这种自我认识,我也就无法具有对学习中的那个“你”的认识。
(3)本书的所有立论都基于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
即在我任教的每堂课中,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与其说是依赖于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依赖于我在多大程度上对自己的认识和信任——亦即是否能将自我收放自如地服务于学习。
【这一点深有感触。只有将自己的位置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与学生建立联系,才能让学生信任你,听从你但又不盲从你。最近在跟孩子们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平等中的首席”的意思了。作为教师,把自己与学生摆放在一个相同的高度,才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和我共同学习。】
(4)“差老师”的形象:他们说出的话听起来言不由衷,就好像漫画书中的气泡框里的话语,常常飘浮不定地遮掩着说话人的脸面。
他们在教学中先就疏远了自己的执教学科,继而疏远了自己的学生,而好老师则在教学中将自我、学科与学生融为一体。
【如此说来,我似乎是走在成为好老师的路上。从孩子们对我的喜爱,经常一下课就围着我,跟我说这说那,非常好玩的是,中午服务完孩子们吃饭,我在往食堂去的路上,陈欣怡一直跟我说她刚刚学的一首儿歌,陪着我走到天桥尽头,才戛然止步。薛钧文每到星期天就发信息给我,希望我能去她家陪陪她。至少,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我不是那个漫画书中的气泡框里的话语。】
(5)优秀教师能形成的广泛联系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心灵在此取古时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汇聚之处。
(6)教学勇气就是教师在面对强人所难的苛求时仍能尽心尽力地坚持教学的勇气,凭着这股勇气,教师、学生、学科才可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之中。
(7)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尊重学科和教师的多样性,而这一点只讲采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是无法办到的。
(8)如果优质教学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而非教学技巧,如果我们想要成长为展现自我的教师,必然要做一件与当今学术文化格格不入的事情:我们彼此必须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交流。
(9)谈到如何理顺学科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谁都有自身的局限,谁也都有自己的潜能。
(10)倘若我们不再相互推销各自的教学招数,而是探讨如何当一位“教如其人”的教师,或许就会发生一件非同小可的美事:在关于如何教学的争辩中,我们再也不会顽固不化地死守各自教学门派的阵营,而是从心中滋生对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追求。
【吴国珍教授、吴虹校长所创立的勇气更新等读书会,其实就是在带着我们探讨如何当一位“教如其人”的教师,再后来,兰儿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做镜子练习,还有现在我们的自我坚守,每天几个人一起自主进行练习,我想,我们这群人已经走在对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追求之路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