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自己的文章《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继续读,写下自己片刻的思考。
继续翻开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之《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反思》,认真读文,细细品味,再次咀嚼其深意,联系自己的教学工作,记录教育生活的片段。
王教授说:“我们讲教学反思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对你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的时候我们会建议老师采用技术手段,把自己的课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据此进行反思,从而改变偶发、随意的日常反思状况。很多时候,我们随意想的东西和实际的教学情况未必能够相对应。我们讲教学反思主要讲得是教学理据。比如今天我们上阅读课,要教这篇课文,为什么要教这篇呢?教这篇的话,我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不教那些内容呢?然后教学的流程开始这样,然后那样,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这样去教学,一定是有道理的,否则你不会做这个决策。但是这个道理很大程度上我么并没有经过很好地去反思、去审议。”
读到这样的文字已经有三四天了,但我始终没有开始行动认真反思,哪怕是打开希沃白板上的按钮来进行录制,我都没有勇气。每次想打开时,总感觉自己备课不够充分,录制的内容可能自己都不忍心打开看。
“所谓专业性,就是每做一件事你都有一个比较合适的专业理据,也就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简简单单的语言,读来却意味深长。每天都在读书,每天都在反思自己,每天都感觉自己做得很糟糕,每天都让自己很愧疚,然而,行动却是微乎其微的。
不知道要累积多长时间的内疚,才能换来自己实质性的改变。一万个知道,都不如一个做到。课堂教学的不满意,成了自己一块隐隐的痛。当我去评价别人的课时,我似乎还能大脑清晰,能表达出自己观点与想法。然而,教学的专业理据几乎没有,属于严重欠缺部分。
回归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成了一个“糊里糊涂”的教育者。常常总是感觉自己真的好忙,可是,忙出了什么呢?其实,再忙,课堂应该永远都是我的主阵地。有人说,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去做的。
王教授说:“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专业性的提高,就是要慢慢地把自己的教学意识提高,让我们的想法清晰起来。”反观自己,最近虽没有真正行动起来,但是我每天都在深深地反思自己,这可能就是自己的教学意识的提高吧,让我自己的想法一点一点地清晰。
走在教育教学学习的路上,每天上课,每天读几页书,不能有多少的改变,不能有多大的进步,这是正常的现象。坚持读书,浅读也好,深度阅读也罢,似乎都已经不是非常的重要,重要的是,我也算是一位反思性教师。
想法决定做法,所以,对想法进行反思,行动还没有跟上,这或许还需一个漫长觉醒的过程。且行且惜,我们需要给想法留下机会,给自己留点时间,给未来教学留点想象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