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望海楼晚景五绝

望海楼晚景五绝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4-09-30 20:05 被阅读0次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这组诗共五首,作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当时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州试的监试。院试余暇,苏轼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五首诗。

这组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五首各具情韵。其中第二首(“横风吹雨入楼斜”)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的语文试题中。

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

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

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

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

相关文章

  • 望海楼晚景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十二回。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监考贡举闲时在望海楼观潮所写...

  • 望海楼晚景之一

    书~范乘风 诗~苏轼 释文: 楼下谁家烧夜香 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 拜月无人见晚妆

  • 望湖楼晚景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这首诗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

  • 望海楼

    唐多令 秋行洞头 2017年10月5日 望...

  • 望海楼

    相思树下忆相思, 望海楼中望海痴。 邈视狂涛八万尺, 心阁只挂一帆驰!

  • 望海楼

    上学时就知道,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他老人家还登过我家乡的马陵山,和国君郯子一起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眺...

  • 山东德州行(十五)

    踏进望海楼,墙上挂着它的简介: 望海楼地处沂蒙山最东端,海拔1001.2米。“望海楼”既是山的名字,也是楼的名字。...

  • 望海楼街举办“望海楼街沉香博物馆开展”仪式

    2017年12月29日,望海楼街举办“望海楼街沉香博物馆开展”仪式。 此次活动望海楼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武洪,望海...

  • 五绝·望归

    五绝·望归 晚霞倾海出,天地共生辉。 阿母攀岩望,渔船争夜归。

  • 登望海楼

    今朝上洞头,美景不胜收。 生态优吴越,民风冠浙瓯。 七桥连八岛,一阁历千秋。 为有凌云志,来登望海楼。 2007....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望海楼晚景五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ej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