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那年今日,也曾如梦中千万次呈现的那般,你携几块钱呼朋引伴,一群人鞺鞺鞳鞳朝集市赶去。街上琳琅满目,火红的各种街灯,便宜的各种口味的月饼,他们撒欢般在集市的人流里跑跑停停,寻着一家卖月饼的店铺,细心又犹豫的挑选着自己偏爱的口味,嘈杂的街道里洋溢满满的热闹,以及人们临近中秋所表露的喜色。
黄昏已过,午时购得的月饼被小心拿出,如数家珍般算计着它的去处。好朋友必然要进行月饼交换,自己喜欢的与友人倾心的,定是早已做好了打算。
月落乌啼,霜色袭人。秋后的田野里除开残败的秋割景象,将干枯的稻桩堆积一处,扯来毯子或是直接带来外套,囫囵接受这样的赏月环境,事实上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手机里放着怡情怡景的音乐,互相交换月饼,然后并排躺在稻田里,静听风吟,静数残余的蝉鸣与蛙声,或是一边赏月亮的晦明变化。当然最最使人陶醉的,是在半亩良田里借着明晃晃的月光玩游戏。
游戏自当这么玩来:假装自己身处兵荒马乱的年代,与家人走散后结识了同病相怜的友人。在这佳节倍思亲的日子里,大家纷纷举饼邀明月,在咀嚼饼味的过程中假装自己的怀才不遇的诗人,于是对着与月亮吟咏诗歌。到了月上柳梢头的时候,大家的月饼近乎殆尽,而赏月的闲情逸趣也即将阑珊起来。

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衣衫袖。
如梦初醒,少年不再。故乡月明却清晰挂在心头。那时故乡好友陪伴走过的岁月,以及劬劳父母一同编织的年少的懵懂,在月圆月缺的历程里不断抽枝不断茁壮,而后又叫人百般无奈地选择远离年少,远离故乡。人成长的理由便是离开故乡离开旧时光。
中秋将近,又是倍思亲的季节。八月冷清秋,月亮故作清凉,像极了人们心里的孤勇和决绝。或许是年少时光最难忘,又或许是那时圆月最像烈酒,沁人心脾,年复年的岁月流转,日复日的月圆月缺,奈何儿时圆月已故,便是在岁月以后的光景里寻不到她的一丝缕踪迹。

于是乎引人思念,引人留念。于是乎在踽踽独行的时候更渴望旧人旧事,渴望听到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童音在自己的耳边响起来。约莫午时,自家院门前清脆的声音越来越近,来不及放下碗筷便叨扰着爸妈给自己些许零花钱,迫不及待追上他们,肩并肩先说着几句,不轻易间转身看见:老爹一旁抽着烟,爷放下碗筷擦着嘴。
可惜你与人并肩越走越远,身后消散的除了年少岁月,还有你不得不接受的成长。而今在远方总不轻易间想起幼年吃瓜果的香甜,与人笑着笑着说起从前,却再也见不到那时月圆。
那是故乡的月,年少的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