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与教学论及其历史演进(王老师听课笔记)

教学与教学论及其历史演进(王老师听课笔记)

作者: 乐乐加油 | 来源:发表于2016-05-28 23:46 被阅读189次

    [小记]这是两周前,王老师去台湾之前上的一节课,主要是由兰哥来讲,王老师补充。每一次上王老师的课,总会有不同的收获。有时候是在知识层面的,有时候是在内心深处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想要赶紧回宿舍闭关看书。关于这堂课,总是有些小思路的。现已记录情况如下: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杨小微,张天宝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迟艳杰主编《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李朝晖主编《教学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6.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

    期刊类:

    [1]安富海,王鉴. 近年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教育研究,2016,01:47-54+125.

    [2]李家清,户清丽. 我国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现状透视与未来瞻望——基于2010年全国课程论研讨会和教学论年会研究成果的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3:23-27.

    [3]廖哲勋. 论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 教育研究,2007,11:40-46.

    [4]王鉴. 从“教学论”研究到“教学”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02:65-68.

    [5]丁邦平. 教学(理)论与课程论关系新探:基于比较的视角[J]. 比较教育研究,2009,12:44-50.

    [6]刘启迪.课程理论发展与实践进展———第五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7]王鉴. 论中国特色的教学论学派[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140-147

    一、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教学是一种实践,是一种活动。教学问题就是在实践中表现的问题,教学的理论问题是教学论的问题,研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与实践的问题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把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就是把特殊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只有教育活动现象是教育现象,其它都不是。教育活动现象是我们教育所要研究的现象。因此,真正的教学现象就是和教学活动现象,教育活动现象是一个具体的活动和实践的话,那么对这种活动和实践的组织,可能会形成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一个管理现象,本真的为教育现象就是一个教育实践现象。教育除了研究教育活动之外,还要研究教育活动,教育管理,也要研究教育思想,因此胡先生把这三个现象都叫做广义的教育研究的对象。它分为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的和不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是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教育现象来找的标准。规则的教学现象是科学规律的支配,呈现了一种科学规律性,因此它是教学规律,教学科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不规则的教学活动现象是教育艺术、教学智慧所要研究的对象。不断地输入学习、思考,包括自我的完善,最后打通形成比较完整的。

    二、推荐董元倩《中国古代教学论史》杭州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官学与私学:孔子,董仲舒把儒家官学化了,儒家的经典和思学成为了官学的内容,老师是做官做老师的,主要以道德的内容为主。

    三、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有两个历史阶段,一个是在20世纪初,杜威对赫尔巴特理1、论上的一个翻转,理论上的翻转恰恰是对实践上的变革,杜威本身在他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翻转了课堂,用新的三个中心来组织教学,包括进步主义教育后面一系列的,包括空隙教学法,道尔顿制,乌拉特产制,还有很多在美国实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设计教学法这样一个背景下。就是要用学生的经验,学生的活动,学生为主体来代替杜威的三个中心,也就是用美国的理念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理念来代替传统的德国的教育理念,而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偏重于教,偏重于外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教师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认为这是对学生最重要的,他认为只要教师叫教好了,学生就学好了。杜威的角度,包括进步主义教育,他认为,学的核心在学生,教只是一种外力,杜威在《教育信条》中说道很多点:关于学生、关于学校、关于教材、关于内容,关于方法都讲到了,就是没有讲到教师。但是在《民主与教育》中有很多地方专门讲到教师。

    2、第一个阶段的翻转当中,从德国的赫尔巴特教学到杜威的教学论,这各阶段接的是欧洲的自然主义教育,他是发现儿童导致了这样的翻转,是对儿童主体性事件的发现,对儿童的尊重,才导致了对用教学生去代替教师这样一个中心在课堂教学当中,这是第一次课堂的翻转,杜威就是研究儿童哲学的研究者,杜威用的很多词就是儿童。

    3、第二个阶段,在80年代以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因为技术大量的普及和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抗拒,技术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当然也进入了学校当中,进入到人的生活当中。技术带来的是大量的信息,人们都说知识经济到来了,信息化时代到来了,把这个社会叫做信息化社会。在一个信息化社会当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学生的学,在技术化时代变得畅通了,不那么困难了,变的可以摆脱老师,不依靠老师就可以学了。因为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再次被发现,这次是技术的发现和儿童的发现相结合,是第二次翻转课堂。

    4、美国科爱学院的视频,讲四个学生在传统课堂当中的不同表现,后来通过翻转之后,然他们先去学网络上一些课程材料学习,回来在课堂上讨论交流之后发现效果这四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了,这就是改进了课堂教学,这靠的是什么,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儿童的学习。技术保证了儿童的学习,这样就是课堂翻转了。

    两次反转的一个哲学的依据是什么?就是赫斯特讲的教育的本质核心起点、逻辑起点是学习,教学还要不要教师,两个阶段的翻转都没有否定教师,而且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特殊的说明,教师角色要转化,教师要干什么呢?教师不是简单地知识传递者。在新课程里面,教师角色多元化,包括杜威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的论述,教师仍然是很重要的,不是否定教师,只是教师的作用要换一种方式来发挥,就像苏格拉讲的你就是产破,产妇如何顺利生产,产婆发挥怎么样的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教就是为学习服务的。

    5、在两次翻转课堂当中,中国在做什么?第一次在翻转式,中国的教学论在本质上是重教轻学的。孔子《学记》都讲到学,私学中都讲到学,私学里面恰恰就是翻转了官学的课堂,可以这样讲,私学就是重学的。官学重教,官学中把“教”看作是一个“建国居民,教学为先”建国居民是政治挂叙这样一个中国,因此“天地君清师”,把老师和学生在天道群清师摆放在一起,“尊师中道”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教什么,学什么,教“传道授也解惑”学从这里来学,中国传统社会教育史是重教的,甚至夸大了教的作用,到了近代学校清末设学堂,废学堂建学校时候,引进西方的班级授课制,仍然是重教的。这个理念,文化是很难变的。首先引进了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强调教。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但是,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杜威来华讲学,杜威的学生在中国宣扬进步主义教育,后来引进苏联的教育(苏联也是受了杜威很多的思想。)因此,进步主义教学理论在中国也被引进,因此中国一方面重教,又开始学习杜威的东西。翻转了自己的课堂没有,没有。但是,这两种在中国都出现了,杜威的理论包括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包括一些实验,在中国也出现了,但是主流还是传统的教学,还是重教的这样的教学。

    6、引进苏联教学的时候,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是从德国赫尔巴特来的,因此他还是重教的。真正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之后,新课程改课,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恰恰发现儿童发现技术的双重结合和国际并轨了,真正的中国翻转课堂当下,杜郎口,杨思中学,包括今天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些都是在干什么呢?都是在翻转传统的课堂教育。就是翻转死记硬背的课堂教学,翻转机械训练的课堂教学,所以说中国真正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历史上曾经相遇过,和这些传统课堂现代课堂几次相遇。但是,都没有翻转中国的课堂,中国课堂总体来讲到今天位为止,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教育为主,何谓传统德课堂教学呢,就是以教为主的。小学到大学都是以教为主的。这个课堂占主流,那么,经过近十年的翻转,小学打破了以教为主,中学基本还没有打破,大学根本没有搞改革还是以讲为主的,以讨论翻转课堂为主的非常少。这种情况下,中国在互联网这样的而背景下,处在中西交流碰撞的这样的背景下,处在一个技术和儿童和发现的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的教育遇到了翻转的,千载难逢的这样一个机遇。恰恰这个翻转是从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到大学都应该做一个翻转。从最初的的苏格拉底和孔子来看,就回到了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学习。学习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时代发展了几千年买了,孔子到现在两千五六百年了,回到原点,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孔子为什么叫《学记》呢,为什么孔子讲到“因材施教”讲学呢?因为这就是源头,苏格拉底也是源头。经过封建社会官话,官学化,官方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搞不清粗本质是什么?本质好像就是教,因为教的系统太庞大了,国家办了那么大的教的事业,配了那么多的人员,编了那么多的教材,教强势自上而下,淹没了学生的学,学生就成了被动的学,把“教”叫做教育的逻辑起点,一切从教出发,实际上学才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所以,我们发现最后,凡是被动学习的人,一生丢失痛苦的;凡是主动学习的人,时时刻刻都是快乐的。佐藤学写了一本书《学习的快乐》,其中讲了三个对话,人和知识的对话,人和书本的对话,人和人的对话。人和客观世界的对话,这个恰恰就是学习的起点,所以说,我将这个翻转课堂,结合我们教学论这样一个历史,包括历史上的而进步主义教育,今天的翻转课堂,为什么翻转,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回到教学的逻辑起点。这叫正本清泉。只有正本清源,回到原点、源头的时候才能搞清楚为什么教,为什么化那么大的力气,派那么多强大的队伍,编那么多教科书就是为了学生学的更好。而不是去干扰和阻碍学生的学习,所以今天的翻转课堂意义就在这,这是对一个人的本真的回归,对教育本真的回归,这就是教育哲学,教学哲学思考的一个问题。你只是讲翻转课堂,不知道为什么翻转,我想,这个本质就是回到教育的原点上去。

    [后记]写完这部片课堂记录,打算开始写一篇文章,读书就是一个很慢的事情,慢慢的看书,慢慢的思考,慢慢的总结。在参加写作100天的微信群中,我计划在100天中看30本书(其中也包括课堂记录),现在一半的实践已经过去了,离计划还是很远。乐乐加油~~啊、

    2016年5月27日016写于宿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与教学论及其历史演进(王老师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fq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