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娟的书

李娟的书

作者: 锦衣夜行yali | 来源:发表于2024-03-11 22:39 被阅读0次

近来,把李娟所有的书又全部读了一遍,最后修订版加1本新出的诗集共11本。

写得真好。

一边读一边傻笑,或者,一边读一边流泪。

是的。好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我们都生活在70年代,虽然我在70年初,她在70年末。然后我在新疆待了将近30年,所在的北疆和她离得也不算太远。然而,她所记录的那些生活,我却感觉好遥远。

我一直在一个比较幸运和顺遂的环境下学习、工作,按步就班地过着符合人们期望的平庸小日子,成长过程中我当初觉得无边愁绪的事项,和她面临的真切困难相比真的好矫情。

她笔下那么多的人,仅仅为了生存,就已经用尽全力。

也会惭愧:我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了解那些牧人,更别说加入他们之中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离得那么近,我也没有关心过他们是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方式艰难度日,甚至忽视着各种曾经觉得“落后”的风俗习惯,想来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

李娟从小到大,吃了那么多的苦,被抛弃(亲生父亲从来未曾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即便父母离婚他也应该有抚养义务吧),被校暴,被歧视,为了生存,或者说所谓更好的生活,出外打工没日没夜地干活,加入牧民家庭深入森林或沙漠戈壁的牧场继续辛苦劳作,忍耐转场中的各种恶劣天气(好心疼被雨浇透仍然前行的冷彻入骨的那些时刻,读书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身体也在发抖)

如果她的作品因为接触到那么多的阴暗所以感人肺腑,那我私心里宁愿她平庸而快乐。只是,说这些也并没有什么意义。好在,她所吃过的这些苦也真的照亮了自己的路。就靠手中的这只笔,还有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勇敢和坚韧的尝试,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她给自己写出了一片新天地。

书中还有她的思考,关于环境,关于生命,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对我而言,都是启迪,也初步拟定了今后回到故乡后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余生漫长,那就去体验尽可能多的不一样的风景吧。

另外,尽管悲伤这么多,她却在书中说自己仍然过上了想要的生活。真好。

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感慨、敬佩。

感恩遇见。

相关文章

  • 李娟的书

    有一位远在异国他乡的姐姐,曾推荐我读李娟的书,在她的书中,我读到了她与母亲简单含蓄的爱,与外婆情深不舍的爱与挽留。...

  • 李娟的书

    李娟的文字,朴实不乏生命力。读李娟好几本书了,起初有些震撼,在哪一片土地上,居然有人那样艰苦而又幸福地活着,并且写...

  • 夏日炎炎枕书眠(读书笔记九则)

    1、《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著 ★★★★ 李娟的这本书,是年度阅读的最大收获。之前,曾听几位编辑朋友夸过李娟的书...

  • 看李娟的书

    最近写不出字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胃里难受的要死,但也有些夸张,只是一些堵而已。艾灸一下就好很多。 没什么可写的,就这样吧

  • #打卡第四十六本——《九篇雪》李娟#

    这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如果李娟不说,我不看到最后一定看不出来。 李娟的书起点很高,虽然李娟谦虚的说自己不是天才...

  • 冬季·牧民·草场

    读李娟《冬牧场》有感 第一次读李娟的书还是在高中老师的推荐加强迫下,只觉得在那份书单里也只有李娟的那本《阿勒...

  • 一些生活的场景只在冬牧场出现

    第一次读李娟的书。 李娟这个名字,我很少听到,相比之下,她的作品《冬牧场》这名字反倒经常听闻。特地查了一下李娟这个...

  • 吹灭读书灯,东方未晓,振衣出门去,是记

    夜读李娟。读的第一本李娟的书是在五月的尾巴,翻开李娟的《冬牧场》后,我如获至宝,她写牧民的冬天,细腻而不至于纤细,...

  • 权威期待和潜意识,对人的影响原来这么大

    原创: 李娟有约 今天 【点击上方蓝字「李娟有约」关注,看下一篇】 文 / 李娟 图 / 李娟 来源:李娟有约(...

  • 双面李娟

    双面李娟 读李娟《走夜路请放声唱》 第一次读李娟的书是《我的阿勒泰》,像很多人一样,马上就喜欢上了她的作品。清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娟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fv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