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把李娟所有的书又全部读了一遍,最后修订版加1本新出的诗集共11本。
写得真好。
一边读一边傻笑,或者,一边读一边流泪。
是的。好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我们都生活在70年代,虽然我在70年初,她在70年末。然后我在新疆待了将近30年,所在的北疆和她离得也不算太远。然而,她所记录的那些生活,我却感觉好遥远。
我一直在一个比较幸运和顺遂的环境下学习、工作,按步就班地过着符合人们期望的平庸小日子,成长过程中我当初觉得无边愁绪的事项,和她面临的真切困难相比真的好矫情。
她笔下那么多的人,仅仅为了生存,就已经用尽全力。
也会惭愧:我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了解那些牧人,更别说加入他们之中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离得那么近,我也没有关心过他们是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方式艰难度日,甚至忽视着各种曾经觉得“落后”的风俗习惯,想来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
李娟从小到大,吃了那么多的苦,被抛弃(亲生父亲从来未曾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即便父母离婚他也应该有抚养义务吧),被校暴,被歧视,为了生存,或者说所谓更好的生活,出外打工没日没夜地干活,加入牧民家庭深入森林或沙漠戈壁的牧场继续辛苦劳作,忍耐转场中的各种恶劣天气(好心疼被雨浇透仍然前行的冷彻入骨的那些时刻,读书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身体也在发抖)
如果她的作品因为接触到那么多的阴暗所以感人肺腑,那我私心里宁愿她平庸而快乐。只是,说这些也并没有什么意义。好在,她所吃过的这些苦也真的照亮了自己的路。就靠手中的这只笔,还有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勇敢和坚韧的尝试,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她给自己写出了一片新天地。
书中还有她的思考,关于环境,关于生命,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对我而言,都是启迪,也初步拟定了今后回到故乡后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余生漫长,那就去体验尽可能多的不一样的风景吧。
另外,尽管悲伤这么多,她却在书中说自己仍然过上了想要的生活。真好。
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感慨、敬佩。
感恩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