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去对的,他人不理解就是他们有问题,他们不对。或许他们真有问题,但你改变不了他们,只能改变自己。
为了达到你沟通的目的,把可能出现的沟通噪声消灭在你这里,才会让沟通更畅通。提前消灭噪声方法就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持续不断的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置身到对方所处角色和场景中,思考他会思考的事情。
举两个例子
01
上海一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从业20年,0投诉。记者去采访他,询问多年无不良记录的原因。师傅的回答是: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时刻为乘客着想。例如,乘客想在A地方下车,但交通法规定A处不允许停车。一般的司机,可能会直接说"A地方不能停车,我停在B了"。如果B比A远,又恰好从A到B计价器跳了一块钱,乘客就会认为司机为了多挣那一块钱,特意多跑十几米,感觉自己被欺骗。但是我一般这样说"A地方不能停车,我现在把计价器清零,然后开到B把你放下来,你看好不好?"
大部分人遇到这么贴心的司机师傅,都会赶忙说,"没事,没事,不用清零,把我送到B吧"。即使乘客这样说,张师傅仍然会坚持边清零计价器,边把乘客送到B。
想乘客之所想,一个小小的举动,化解不必要的矛盾,让彼此都舒服。
02
圣诞节到了,大街小巷热热闹,妈妈想着带上女儿去逛商场。女儿逛着逛着突然哭了起来,而且赖在地上,怎么哄都不走。
妈妈要发火了,蹲下身子,伸出手去抱着女儿,刚想抱怨责骂,微微一抬头,发现眼前都是飞快掠过的大衣,急促的皮鞋,以及各色各样的腿。
妈妈恍然大悟,原来女儿看到的世界是如此的不美好,哪里有圣诞节还有的快乐。于是妈妈把女儿抱了起来,女儿不哭了,眼睛也笑了,尽管还带着前一秒的泪花。
原来不是女儿淘气不听话,故意捣乱,她只是用哭闹表达自己看到的不美好,"蹲下身"去,站在女儿的视角,如何沟通不言而喻。
身在对方角度,看他看的世界,想他想的事情,为他着想,为他提供意义,沟通不会是问题。
当然为了能够想出来,想到对方会想着什么,有相关经历最好,如果没有,多观察,多询问,在沟通之前收集信息资料,可以让沟通更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