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非洲,因为年轻,对吃食不很关注,出差路上的法棍夹罐头、当地人在路边的烤肉、很容易寻到的西瓜、芒果、菠萝等水果,一路走一路吃,早中晚三餐没有什么特别的期盼或者念想,纯粹就是吃饭而已。
年纪渐长,肠胃日渐脆弱,以前吃起来没有什么障碍的或生冷、或甜腻、或味重的食物,愈来愈是被挑剔的肠胃所拒。以至于,现在走到哪里,都要找一找中餐的馆子,哪怕是当地融合中餐,乃至于泰国或者越南的馆子。
前年的一次连续非洲出差,时间拉的长,辗转的国家和城市也多,很是疲累。事如人常,疲累劳顿之后,总想吃点合胃口的,然身处异国,难有寻乡土味道。非洲的酒店沿袭欧美标准,早餐不论丰盛或简单,均是以生、冷、甜、油为特点西式早餐,偶尔吃个一两天,尚可接受,如果连续吃三天以上,就会开始不适,很多时候,只能靠不加芝士的鸡蛋饼(疑似炒鸡蛋)和面包对付。记得从罗安达到金沙萨的第二天,当地常驻的一个小哥们说请我吃西餐,我特别神经质的大声说:“不吃西餐,不吃西餐。”小哥们还特别执著,说:“就去你喜欢去的那个法国餐厅,挺好的呀。”我说:“快被西餐折磨疯了,特别想喝碗粥。”小哥们听了后,说:“哥,你怎么和我爸一样呀?每次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喝粥,好像外边喝不到似的!不过这个比西餐便宜多了,我明早接你去我们驻地吃早饭,大米粥、馒头、咸菜、茶叶蛋管够!”此后直至那次出差结束,每天早上可以喝一碗粥,感觉真的是很幸福。
去年,从非洲出差回国途径在迪拜呆了几天,很难适应酒店的“西式➕阿拉伯”风味的早餐。后来闲逛时,在离酒店大约1500米的一个商场里发现了一家“鼎泰丰”,特别高兴,此后在迪拜的数日,自然的把那家鼎泰丰当作了食堂,边吃边和同行的朋友感叹:中国胃很强大!
一碗粥、中国胃,不会只出现在我们这些进进出出非洲大陆的人身上。有一次和朋友在国内酒店吃早饭,朋友端了一碗粥,边吃边感叹:“中国人这早餐,吃来吃去,都是得有一碗粥呀,年纪越大越是这样。都不知道为甚么,这难道也是传统和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体传递出来的力量?”我不由想起非洲的那些早餐和那碗粥,一碗粥,不只是一碗粥,更多的是我们中国人田园乡土情怀和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