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本文转载自:钱串串
0
最近读了一篇讲礼物经济的文章,主要讲小程序的流量模型,串串觉得角度独特,今天咱们延伸角度,来谈谈流量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趋势。
“流量”,顾名思义,流动的量——有来有去有沉淀。
互联网整个的流量模型都是一个漏斗模型:获得流量,然后层层转化过程中漏掉,最后得出一个最终的转化率。所以,互联网的做法就是获得更大的基础流量、追求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更高的转化率。
1
上述的流量衡量模型,串串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每一个用户都被简单计量为了一个是or否的数字。但实际上,每个用户能产生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上面这个模型太粗颗粒。
更合理的计量方式可能是:
流量=用户*场景
在非智能手机时代,用户还是这批用户,而场景是受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制约的。比如,你肯定不能在等电梯期间成为“流量”,你也不能在无聊的高铁上成为“流量”,你更不可能在卫生间成为流量……
智能手机时代,解除了流量中“场景”的时空限制。从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屏读,就算不方便屏读的场景,我们也成为了某些音频app的流量来源。
2
今年很多人在说,接下来最大的红利,一个是小程序,一个是区块链。那么,小程序又是怎样的流量模型呢?
根据公式:“流量=用户*场景”,场景上和传统的移动互联网并没有本质区别,依然是去除了任何时空限制。
但用户就不一样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当他成为你的流量时,主要靠自身动机驱动,他首先进入了你产品的环境之中。举例来说,我们是先想要买东西,才去逛淘宝的。
但小程序不一样,它更多的流量源于用户彼此的社交关系,源于“分享”。所以拼单砍价模式在小程序时代火了。往往是好友把拼团小程序分享给你,在此之前你未必有主观动机想购买任何东西。所以,这里是先被动进入环境,才有了触发点。
简而言之,小程序时代的流量模型,不是漏斗式的,它是病毒经济,是基于分享裂变的。用户不再是先有动机再进入产品氛围,而多见于先直接被拉进产品氛围,再形成触发。
注:所谓小程序时代,不用狭隘理解为小程序的时代,而是依托于微信裂变、看完就走的时代,以小程序为典型。
3
通证时代,人人都在说区块链要打造一个价值互联网。通证时代的流量,自然也是价值化的。
通证时代我们的所有行为几乎都可以被资产化:交易可以挖矿、写文可以挖矿、点赞可以挖矿,甚至,最近还有一款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它告诉你,如果你输钱了,还可以凭借损失挖矿。
另一个被我们广为讨论的话题是,通证产品,流量重要还是进入的资金量重要?
4
所以,串串认为,通证时代的流浪,是应该这样计量的:
流量=用户*场景*价值量
所谓价值量,既可能是你为整个通证生态创造的一篇内容,也可能是你投入的真金白银,甚至你只是花时间阅读了一篇内容也算。难只是难在如何计量不同行为的价值量,这是另一个问题了,串串此前在第91号文章中重点讨论过。
也就是说,智能手机时代的流量解除了场景的时空限制,小程序时代的流量解除了用户的产品环境限制,而通证产品时代的流量,是凸显了各个用户的不同价值。
5
通证产品时代绝不会是把每个人简化为一个数字,只论是与否的发展趋势。
恰恰相反,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差别,将被放大。平均主义的通证产品是没有未来的。
不平均,但是怎样给予每个人机会平等,并形成一套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个是每个通证产品自己的核心。
6
流量=用户*场景
在智能手机时代,产品追求流量,要么,找来更多用户,要么,无孔不入挖掘更多让同一批用户使用自己的场景。背靠腾讯系的产品往往是前者思路,而今日头条和抖音是后者的典型。
在小程序时代,最关键不是留存了,而是“病毒指数”(分享率)&转化率。
流量=用户*场景*价值量
在通证产品时代,除了挖掘更多用户、解除场景的时空限制以外,最关键的,其实是用户价值挖掘,让每一个用户都投入更多价值到整个生态之中。
你想让人投入价值进来,你就必须给相应的回报。所以,整个机制必然是有倾斜,鼓励你所想鼓励的,而不能是平均的。
用户可以投入的价值要么是资金,要么是注意力——人类自古以来,要么就是靠人力赚钱、要么就是靠资产赚钱的。
所以,通证时代的流量,追求在互联网时代基础上、极尽全力为用户提供价值以谋求用户注入价值,形成共赢。纯粹追求人头数字的流量没有意义了,因为不会产生价值。
资金和用户哪个更重要,问题在此其实消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