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们对王戎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孩子阶段”。他们对于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只知道王戎识李,基本上都不知道他以后的所作所为。
王戎,字浚冲,琅琊人,排行老幺,但是他是最具有判断能力的。
王戎识李的故事,大家都应该看到过。他七岁的时候,碰巧看见皇帝在武场斩断老虎的爪牙,那只虎大吼,其他人都趴下了,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胆子怎么这么大,王戎笑着说:“这只老虎被关在笼子里,况且被斩断了爪牙,肯定伤不到我们,干嘛要趴下?”那个人哑口无言。
王戎的与众不同,甚至盖过了他的父亲王浑。阮籍经常去拜访王浑,但是进来只跟王浑聊几句话,就到王戎的房间里,跟他聊去了,他还当着王浑的面说:“跟你聊,还不如跟阿戎聊。”所以他一直对王戎青眼有加,还亲切地叫他小俗物。
王戎的才华虽然超过了他的父亲,但是并不代表他不孝顺父母亲。王戎和和峤同时遭遇母丧,王戎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平淡,而且礼数做得一点也不周全,但是他的内心是对母亲十分怀念的,和峤虽然外表看起来十分悲伤,但是礼数做得很周全。晋武帝说:“和峤更孝顺。”左右说:“王戎是死孝,和峤是生孝。王戎好。”意思是说,王戎是母亲死了,他自己哭的也要死了,和峤是他母亲死了自己虽然礼数做得很周全,但是并不能代表他的诚意,体现了王戎的孝敬。
王戎小时了了,大亦佳佳。他官运亨通,先是袭了父爵,后来一步一步,一直做到三公。但是他生性吝啬。他那时已经是洛阳城的富豪了。但是跟李子有深厚情谊的他,家里有棵好李树。他平时还卖李子,怕别人也种出好李树,于是先在李子核上钻个孔,再拿出去卖。
王戎的吝啬不只体现于此。他虽然是洛阳的富豪,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仍然和老婆点着灯,数着钱。有一次她女儿的婚礼,他送给女儿一件衣服,后来还要了回来。
八王之乱以前,王戎在政治上都是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的,但是八王之乱时他就是一个傀儡,一个被利用的工具,八王之乱以后,他觉得已经不可以触碰政事了,最终隐居山林,得以善终。
在王氏家族的历史长河中,王戎只是渺小的一点,他的后代创造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奇迹。如果王戎知道自己有这么好的后代,一定能够含笑九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