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哪里看到过,一位作家说,小说不同于戏剧,戏剧有固定的模式,甚至要提前计划好写几幕。小说却不是,小说没有固定的模式,小说就像一棵树,树干部分就是作者的构思,可是每一个枝叶却不可能提前设计,每一个树枝都是自由生长和蔓延,每一片叶子的大小颜色甚至形状都不可能一样,所以,小说只要开了头,后面的情节发展就会随着主人公的成长命运需要而自觉延续。这就是说,一部小说,主干部分可以提前构思,也可以用线索的形式把主干串联起来,这样,沿着这条线索,情节自然铺展,人物自然成长,最后枝繁叶茂,就成了一部好看的小说。看样子,想写一部小说,不一定非要提前安排好所有故事,重要的是开始,只要开始了,人物推着情节就发生了。
关于小说的线索。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大部分都是以主人公的生平命运为线索。如《百年孤独》中一个家族的兴衰,家族中主要人物的一生命运;如《平凡的世界》中,孙家两兄弟的命运,一个家族的发展兴盛就是线索;再如《人世间》,也是以周家的家族兴盛,以周家几位主人公的一生为线索。概括起来说,小说的线索,大部分是以主人公的一生起伏,逆境顺境,展现出一个时代的变迁。其中,人物的命运一定要与社会大事件联系起来,社会发展变革影响到人物的成长,这就让作品具有了时代的价值。
关于小说的故事性,从没有弄明白小说和故事的区别,但是,看了一些长篇小说之后,感觉小说就是围绕着主人公的命运发生的一些故事。每一个人,只要他想生存下来,就要动起来,只要动起来,就会有情节,情节就构成了故事。不管是短篇小说,还是鸿篇巨著,哪一样也离不开故事。《活着》围绕主人公写了好几个故事,《白鹿原》围绕白鹿两家写了许多故事,《平凡的世界》围绕孙少平孙少安写了好多人的故事,这些小说都是跨越一定的历史年代,涵盖一大部分人物命运,折射普通人物的一些故事。小说,离不开故事。想写小说,要会写故事。
关于小说的开头。小说开头,一定不要采用大段的描写,大段的描写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可是拖慢了情节的铺展。小说的开头,最好出现主人公,还要有合适的名字,名字能够让小说有真实性。开头还要让主人公有动作,这一个动作还要打乱正常的动作。也就是说,小说的开头,最重要的是吸引读者,要写出主人公出现一个不正常的行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急切地读下去。开头一定要让主角动起来,看到、听到、遇到不正常的事情。比如这样的开头:丹妮怎么也不会想到,工厂大门口,有一个人正踮着脚尖,瞪着鹰一样的眼睛,在下班的人群中搜索她的身影。比如:丹妮呆呆地站在工厂门口,就像一个被剥光鳞片又扔进热油锅里的活鱼。这样开头,就预示着主人公有不正常的事情发生。读者就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关于长篇小说的一些理解:结构是树,命运是线,故事要多,开头要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