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婆婆也是妈。
也有人说再好的婆婆不如妈。
婆媳间的斗争,从古至今,亘古不变,一直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文人笔下乐此不彼的话题。
(一)
韩梅十九岁就结婚了。
出嫁的时候妈妈告诉她:“不能睡懒觉,不能比婆婆起来的晚,会干的活儿,抢先干,不要等婆婆支使你再去做。”
“嗯嗯”韩梅使劲儿地点着头,嘴里答应着。
其实她的心里是慌恐的。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上学很晚,十九岁初中毕业,辍学,然后就要嫁作人妇。虽然有些家务活做的很麻利,但不是什么都会做。
新婚第二天,全家人都还在熟睡中,她就悄悄地摸着起床了。她掰柴,打炭,准备好这一切,就开始放火。
这时候她的婆婆也起来了。
不知道是柴禾有点潮湿,还是炭压的太多,总之是刚生着的火就熄灭了。
她的婆婆很是生气,三步并两步走过去,就把灶火里的炭块往出拿,嘴里还叨着“压这么多炭,能燃着吗?连灰烬都不往出掏,能放着火了?”
韩梅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
从此,胆怯伴她左右。她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什么事。
可是她的婆婆还时不时地给她点颜色看。
一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生活,让她感受不到一点温暖,感受不到家的存在,她就是一个外人。
有时候,她都吃不饱饭。她怕吃多了又惹婆婆生气,有什么委屈也不敢跟老公吐露。有时候就躲在被子里独自摸眼泪。
是个明眼人,多少还是能看得出她婆婆的暴戾。只是不作声罢了。
老公买了一箱方便面回来。他对韩梅说“以后饿了就吃点方便面填填肚子。”
韩梅脸上露出一丝感恩的微笑。她感恩还有这么一个人懂她。
但是她依然不敢大大方方地吃方便面。她怕婆婆说她浪费钱,做的饭不好好吃,还买的吃了。
所以每次吃方便面也是藏在被窝里,像干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偷偷摸摸。
每当回想起这些,韩梅眼里依然泛着泪花。
不止于此。
结婚的第三个年头,韩梅要分家了。她不敢说,所以就唆使老公去说,这让婆婆很恼火,但碍于是儿子提出,她只得同意了。但是一直耿耿于怀。
韩梅说,结婚三年,婆婆没给她花过一分钱,只有老公一次打工回来给了她二百块钱,还一直藏在内衣的口袋里。
这日子过的太窝囊,所以她想到了分家。
(二)
分家后,韩梅被绑了三年的手脚终于放开了,她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舒坦自由。
种地,养羊,喂猪,砍草,带娃,干家务……什么活儿她都干,而且样样干的利索。她感觉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有时候一个人比较忙,而且带着孩子,韩梅见婆婆在家的时候,她就会把儿子打发给婆婆,但是,不一会儿儿子就回来了。
韩梅问“为什么不跟奶奶呆着?”
童言无忌的宝贝儿就说“奶奶让我找妈妈去。”
韩梅只能恨恨地咬咬牙。
还有一次,韩梅的妈妈做阑尾手术住院了,她要去看望一下妈妈。所以她硬着头皮来找婆婆。
“妈,你给我喂两天羊,我妈住院了,我想去看看。”
婆婆黑着个脸,好像谁欠她钱似的,没支声,也没接韩梅递过来的钥匙。
眼泪在韩梅眼里打转,她掉头就走,心里想,“就算羊饿死了,我也不求你”。
韩梅把羊的缰绳解开,放了许多草在院子里,又给倒了几盆水。大门一锁,带着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她们没打没吵,表面相安无事,内心里却较着劲儿!用韩梅的话说她婆婆“嘴不伤人,心伤人。”
很是不理解这位婆婆的所作所为,女人何苦难为女人呢?
我想作为每个女人,她都曾想过当个好儿媳,想把婆婆当妈待,只是后来的种种改变了她们的行为。
(三)
一次带孩子去儿童城玩,和一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攀谈起来。
阿姨问“那两个都是你的孩子啊?”她用手指了指正从滑梯上滑下来的儿子和女儿。
“嗯”。我回答她。
“则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不容易呀!”阿姨又问。
“没有人帮忙带啊!我也没正式的工作,只能带孩子了。”我口中略带一丝怨气。
婆婆也是五十多,却不曾帮我带一下孩子。我的同学们,都是老人给带孩子,自己去上班。我呢,婆婆不给带,只好当起了家庭主妇。悲催的人生。
“那是您的孙子?”我问阿姨。
“嗯,我们的今年三岁了,从生下来就是我带,孩儿娘的从来都不管,月子里娃娃饿了,我就乘她睡醒了,赶紧抱去让吃奶。尿湿了,我给换,她从来都不管一下,好像给我生的个孩子。”阿姨也是有怨气的,一股脑地说出来,发泄着心里的委屈。
我说“你媳妇大概有正式的工作了么,现在找个工作不容易。”
她弱弱地说“是上班着了。”
然后我们的谈话就戛然而止。
上面的这个婆婆看样子是弱者了,她像个老妈子,照顾着一家上下的起居,带着孙子。而媳妇呢,是个逍遥的主儿,什么都不管,也不干。
其实,婆婆也好,媳妇也罢,大家都是因为一个男人,而成为一家人,让我们彼此之间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互相换位思考一下。婆婆,二十年前您也曾为媳妇;媳妇,二十年后你也会成为婆婆。不要为难彼此,毕竟家和万事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