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个傻子,以时傻时不傻的状态见证了土司制度的灭亡,看到罂粟、现代化武器、梅毒在藏地上传播,直到卷入战争的漩涡……孑然一身时彻底看清了人间游戏。
聪明人就像是山上那些永远担惊受怕的旱獭,吃饱了不好好安安生生地在太阳下睡觉,偏偏这里打一个洞,那里屙一泡屎,要给猎人无数障眼的疑团。可到头来总是显得徒劳枉然。
很多无端端的事情偏偏是聪明人搞出来的,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可如果不去尝试,社会也无从发展。如此看来,无论怎么做都有可以批判的点;不管怎样,都有值得赞赏的部分。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无可逃避的一个日子。她看着吐司带着新欢一步步走向官寨,也就等于是看见了寂寞的后半生向自己走来。
土司在罂粟花的作用下,于不惑之年燃起熊熊欲火。土司太太不可避免地陷入孤寂,肉体上是,情感上也是。大部分时候,仿佛女人都是男人的附属品,从没怎么见一个男人将女人视作不可或缺。
只有思想深遠的活佛知道人不能只靠消化思想來度過時日。
就像生活有悲有喜,人也是雅俗共赏好一些。太雅了有时了无生趣,太俗了就真的是俗不可耐了。本来人的圆形特点就是允许不一样的性格特点的。
深刻一点有助于理解生命,可不懂幽默便太过无趣。以前觉得鲁迅的作品很无聊,后来读来也能莞尔,现在更是希望能多读一些他的作品。
她的歌与爱情无关但心里却充满了爱情;原来女人都不是好东西,她们轻易就把你忘了;我的卓玛被人用马驮走了,我的心里也一样的孤独,一样的凄凉。
这些都是少爷对于卓玛离他而去的伤感,原来也会不舍。这个傻子可比那些只知道肉体的快感的聪明人有情义多了,他有情感,更像一个人。
以后有的是时间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但不会再有这样待嫁的日子了。
以后有的是时间工作,但不会再有等着工作的学生时期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和一个人生活,但再也不会有一个人逍遥自在的日子了。
我看着她从灯光下退到黑暗里,生平第一次感到有东西从生活里消失,而且再也不会出现了。
卓玛对于少爷而言,是青春,是老师。她教会他成长,教会他爱。虽然过程很野蛮,让人不忍直视(觉得比很多言情小说还露骨),但事实就是这样。
翁波意西:为什么宗教没有教会我们爱,而教会了我们恨?
大概是因为,当你以为大家都是按照某个原则行事的时候,忽然发现,他们不过是期待自己被那样对待,而不是身体力行。于是,爱就走向恨了。
翁波意西传教失败,反而被行刑表明这是一个野蛮的、未开化的民族。事实上,我觉得害怕别人谈论的东西本身极有可能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否则有什么好害怕的,只有见不得人,才会抗拒。
少爷因为没有了害怕而对自己生出迷茫的感觉;人其实害怕真实的东西。
人总是要有所敬畏的吧,要不然目空一切会太寂寞,不管是因为真的强大还是刚愎自负。
少爷:只要强大到别的吐司恨着我们而又拿我们没有办法就够了。
这是一个很棒的原则,足够保护自己就够了,本来很多东西就是没有极限的。
傻子发表意见,错了没关系,对了就另眼相待。这和你一开始对别人不好没关系,后面稍微好一些,人家就觉得你好了。反之,最初人家可能和你姐妹情深,背地里却骂你是婊子。
人的一生,总要不断了断一些人,一些事。有些是主动的,有些是被动的,但是该断的就少些不
“你哥哥是個聰明的人還是故作聪明的人?”
“我找不到這兩者之間有多麽大的區別。既然知道自己是個聰明人,肯定就想別人知道這份聰明。”
同得到了東西時的悲傷相比,得不到東西時的悲傷根本就算不上是悲傷。美丽的塔娜为了土司母亲和人民能够从麦其家得到粮食而将自己献给了麦其家的傻子。傻子的领会多深刻。
书记官:歷史就要告訴人什麼是對,什麼是错。书记官因为说实话而两次被割去舌头。我真的想不通说话有什么错,尤其是说实话。如果每个人都言不由衷,事情的效率怎么提高?况且,心里不会觉得憋屈么?
不說話時,我還有些力量。一開口和這些聰明人說話,就處於下風了。鲁迅先生说过类似的话,想来是有深刻的体验。有时大张旗鼓地,什么都做不了;寂然无声,却偏偏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黃特派員:人死了,就是一身肉,跟狗啊牛啊沒什麽不同。真想回一句:你以为活着的时候和狗啊牛啊有什么区别么?
當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會發現,人家已經準備下一大堆規則。谁准备的?凭什么准备?可事实是,你还真得遵守。社会这口大锅就在眼前,你摔进去之前,老早有人计算好辣椒和酱油了。
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这是傻子少爷最后极其深刻的体验,或许他的作用也不过是把这个故事讲给世人听。我们很多时候勇敢得了不得,非得自己体验不可。死去活来又乐在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