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粮是什么?
“法是无谙道向导,法是长征道路粮,
法是难行道商主,三门今当合正法!”
法是陌生道上的向导,法是长征道上的路粮,法是难行道上的商主,身口意三门惟有合乎正法,才能顺利到达解脱的彼岸。密勒日巴大师曾经对弟子唱诵过这样的道歌:
“弟子贝达绷谛听!具信富女听我言:
后世时较现世长,行路干粮已备否?
行路干粮若未备,当作布施以备之!”
我的弟子贝达绷,善女子你谛听,后世的路途比今世的路途更加遥远,准备好行路的粮食了吗?要是没有准备好路上的口粮,赶紧作布施为来世路途上的口粮做好准备啊。
这条路的向导、商主、路粮就是正法!假如我们生前未修正法,和在路旁死去的猫狗有什么两样?如果我们就这样死去,那该有多么悲哀!我们现在就应该像个旅客那样,不作“长留他乡”的打算,只想如何准备“回家”的资粮,对现世不要有丝毫贪恋,决意只修正法!
2.“死时无奈 一切必舍”从几个角度来思惟?
关于死时无奈,一切必舍的道理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思惟:一、不念死亡的过患;二、念死亡的胜利功德;三、正念死之理。
3.不念死亡的过患有几种?
首先,不念死亡的过患有六种:第一,“不念正法的过患”。如果不念死亡,就不会念起正法修行,整天只考虑现世的种种需要,为穿衣、吃饭等世间杂事而忙碌不停,妨碍了修习佛法。第二,“虽念不修的过患”。为什么念想正法但不修也有过患呢?因为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人最后一定会死,但问题是每个人心里都会想,“反正我今天不死,明天也不死……”直到死的那天,一直还有“今天不死”的妄想心态,所以修正法的事一拖再拖,永无修行之日。因此,“虽念而不修正法的过患”就产生了。第三,“虽修不净过患”。
虽然修正法,但有不清净的过患。曾有人问阿底峡尊者:“只考虑现世的人会有怎样的果报?”阿底峡尊者回答:“果报也只有那样”。又问:“会有什么样的后世呢?”阿底峡尊者回答说:“地狱、饿鬼和畜生!”虽然修正法,如果不念死亡的话,这种修正法不会是为了后世,不会是为了彻底脱离轮回苦,总会有一些为求今生名声利养的污染。现在在座的出家人和居士,说不定也有这样的,为了今生发财、名声利养而修法,要是这样的话,修正法也是不干净的,终被世间八法所控制。世间八法是什么呢?世间八法就是利、无利、苦、乐、称、无称、毁、誉。只有断除世间八法,修法才会是没有垢染的清净法。第四,“修不殷重过患”。如果不念死的话,我们修法就不会努力,修持也就难免中断。每当我们修善行的时候,总是很容易感到疲乏,也生不起大精进,这就是不念“死无常”所导致的过失。第五,“自谋不善之过患”。若不念死,便会贪著于现世利益。因为追求现世的利益,连带也将对饶益者和损害者等生起贪、嗔、痴三种烦恼,并因此与别人打斗、争吵,导致被别人骂为恶人等等。第六,“临终时将追悔而死过患”。临终时带着非常遗憾、非常后悔的心,追悔而死。活着的时候从来都不珍惜时间修法,到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我发现有很多这样的人,要注意啊!伽玛巴大格西曾说:“现在必须畏死,临终时则无所恐惧,我等正与此背道而驰,现在无畏,至临终时则用指抓胸”。修佛法最好的一种法则,是现在就怕死,当真要死亡的时候,胸有成竹而不惧怕。可我们却背道而行,现在无所畏惧,等到真要死的时候,用手抓着胸,说“我没修法啊!我会怎么样啊?”如果不好意思说出来,心里也是充满恐惧。所以我们要学会现在就怕死。
4.念死亡的六种功德是什么?
念死亡的六种功德:第一,利大利益。《大涅槃经》中说:“一切足迹中,象迹第一;一切想中,无常与死想是为第一”。所有脚印中,最大的是大象的脚印。所有的念想中“死无常”与“死必将到来”的念想是最殊胜的。第二,力大利益。只要常常念起死亡,对断除一切修法的不顺品——贪欲、嗔恚等诸多烦恼,能积集非常强大的摧毁力量。第三,最初重要利益。念死是最初令我们开始修法的主因。因为害怕死,又怕死后受苦,所以修行正法。第四,中间重要利益。念死是中间鞭策我们精进修法的助缘。一想到死亡,我们就心生畏惧。比如骑马时,抽鞭子是让马加速的方便,我们把对死亡的恐惧作为鞭子,来鞭挞我们的懈怠,令我们精进修法,死亡变成了我们的助缘。所以中间念死也很重要。第五,最后重要利益。因为不断地念死亡,恐惧死亡,会令我们努力修法,达到究竟,一切道果获证圆满。这是让我们成佛啊!所以,念死亡无论是开始、中途、还是最后,都非常重要。第六,临终时欢喜而死利益。由于念死,当死的时候才会欢喜而死。密勒日巴大师曾说:“我因畏死逃上山,通达本心空性理,今死纵临亦无忧”。他说,最初我因为怕死而跑到山里面,后来我通达本性,证悟了空性之理,现在纵然面临死亡也没有任何忧虑。我们也应该要争取达到这样。这就是念死的六功德。
5.思惟“决定死”分几个方面?
一、“死主一定会无情地到来”,这就是决定死之一。无论你受生成什么样的身体都没有不死的。《无常集》中说:
“诸佛及独觉,及佛声闻众,
皆舍于此身,何况诸凡夫。”
如来虽已证得金刚之身,然而为了利益所教化的众生,也示现无常逝往他方世界,更何况我们凡庸之辈呢!无论住于何处,死亡无有不至。即使拥有势力、财物、神咒、妙药等也不能遮除死亡的恐怖,无论内外何缘,都不能阻止死亡临近的脚步,并且没有安隐之处可以逃遁。此乃死亡必来,此为“决定死”。
二,“寿量无有增加,唯渐减少”。从生到死之间,随着年龄增长,寿命不断地折损、减少。以寿六十而言,已满六十岁的人,死亡也只是今年现时明年后日的事情而已。五十岁的人则只有十年的光景了,如此有人已过了三分之二的寿命,有的已过了一半的寿命…
…所剩的寿数又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昼夜交替而消耗,白昼又随上午、中午、下午消失,上午等又随分分秒秒而流失。正像《入菩萨行论》当中说:
“昼夜无暂替,寿命恒衰减,
唯减而无增,若我怎不死!”
三、“活着的时候没有闲暇的时间去修正法,然而却必定会死”。《难陀入胎经》中说,最初十年为无知的幼童,不会生起修法的念头;最后二十年身心衰竭,又无力修法;中间的岁月,又一半被睡眠占去,再除去病等不如意事,所消耗的时光,真正能修法的大好光阴又有多少呢?这些是三根本的第一根本 “死决定”当中的三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