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绘本中构建阅读力?《绘本有什么了不起》中提到:发展阅读力的第一步就是学会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具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一、图
1.线条:单图线条、跨页水平线、跨页直立线。
2.造型:绘本创作者通过不同的造型与姿态,传递人物的性格及生命状态。
3.构图:位置、动线、视角、运镜、比例、特殊构图。
4.颜色:色相、明度、彩度。
5.象征: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方式。
6.细节:悄然置身画中、暗藏于书中某页,等待着读者去探索、去发现。
二、文
1.描景:图像生动传递了视觉感受而文字可以细腻描述图像中的情景。
2.叙事:画面忠实地捕捉了书中最关键或最具代表性的定格刹那而文字可以说明时空背景或叙述故事的来龙去脉。
3.论理:文字在绘本中可以发挥进行抽象论述的特质,增强对图像含义的说明。
4.抒情:图像呈现外在特征,文字抒发内在心情。
三、推论:从具体的图像到抽象的观念和思想,从外在看见到内在洞见,从平面的情节到立体的心理层面。
四、联合与整合
1.形式表现:开本、封面、蝴蝶页、书名页、内文、封底。
2.叙事结构:时间、层递、镜头、同中有异。
3.节奏的运用:重复句型、重复段落、对比、演绎主题、回扣主题、特殊文体。
从绘本的图文元素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再经过推论及联结统整所有线索,掌握绘本的主题与意义后,接着就是关照自身的经验与知识背景,唤起情感与思维来响应与印证,进行检验、评估与批判,发展阅读对于自身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今天对于《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第二单元“从绘本建构阅读力”的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我自身对于这一单元的理解是:阅读力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能力。从线到单页面,再从单页面到整本书,同时解构书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理解文字,再将图文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看到绘本创作者的深层表达;最后通过前面获取的信息,联结与整合出一本更富趣味或深意的属于自己和创作者之间的“新绘本”。这个过程就是阅读者与创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
其实无论运用什么技巧、无论如何解构,最终都离不开一个“心”。只有用“心”,才能把“看见”变成“洞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10563/004f503212bf5be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