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的父母,松弛的家庭环境,也许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
从前,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我是特别容易焦虑的。孩子成绩不好,我会焦虑,痛苦;孩子身体不好,我会担心、自责;孩子遇到困难,我会着急、上火……
我以为,这是为人父母正常的反应,殊不知,这种状态,不但帮不到孩子,反而会给孩子巨大的压力,让孩子更加焦虑,迷失方向、失去动力。
我把孩子的事,变成了自己的事,一旦孩子出现状况,我比他们还痛苦,这是一种共生。共生会阻碍孩子们成长、进步,阻碍孩子们成为他们自己。
后来,我慢慢的学习放下,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事,正如德芬老师说的世上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
老天的事,由老天负责,别人的事,别人负责,我只管好自己的事就好了。
放下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我不再那么焦虑,不管孩子们出现什么状况,我都安住自己,然后,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协助。而不是大包大揽,告诉他们解决办法,甚至动手帮他们做。
孩子们也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学会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老大的学习态度变的积极主动,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完成。无论任务有多重,都坚持完成,没有任何抱怨。因为这是自己要做的,来自于内在的动机,而非外在的压力和胁迫。虽然累,但是自己愿意。成绩也随之逐步提升。
老二的课余时间自己安排,每天都很充实。看课外书,学习高年级的内容,研究感兴趣的科学知识,下棋,发呆,给奶奶打电话聊天……
有一天,老二跟我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我不用报班也能参加数学竞赛吗?”我疑惑的问他:“为什么呢?”老二说:“因为我有很多的空白时间……”
这些看似“浪费”的,没有被各种学习任务排满的空白时间,给了他空间,给了他自由,让他可以自由想象,自由支配。这让他可以思考,可以学习他真正缺乏的,而不是看起来合理或者有用的东西。正是这些空白,让他有能力通过简单的准备,就可以参加竞赛,而不需要刻意的为了竞赛而竞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主意识的孩子,其实都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并有意愿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要父母给他们足够的信任、支持和空间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