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看重的是长期智商还是短期的
如果把人的大脑比作是一台电脑,那么软件就对应着我们的思考模式,这是李笑来老师经常使用的一个类比。
在本周,经过一番推到,从浅入深,智商被再定义为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那么等于说智商也是一个人的思考模式。
当然这里不免有换了概念的“嫌疑”。
回顾这39期,没有一期讲得是如何思考,但是毫无争议每一期都是带大家做一次甚至多次的思考,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常常在给我足够的震撼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很多原来没有看到的关联,想到了很多原本没有想到的概念。
39条系统升级大脑的“算法”明明白白的就放在那里,可是能把它们付诸行动的有多少人呢?
从文章打开人数、打开率、阅读率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出:很多人在阅读上缺乏践行,更不用说那些真正付诸实践的人,必然是少之又少。
坦率的说,我也没有全部实践。
起初,我是觉得有些概念离我太远,明显眼下用不上,比如投资;
再后来,那些明显有用的,更准确的说立即能用的概念,数量并不多,比如元认知、注意力等;
相比之下,更多的概念与方法论,它们的适用场景离我貌似很远,比如先发优势、买卖时间等;
接下来,尝试了几次应用一些概念却没有找到适用的实际场合时,转而投向了另外一个措施:一些概念开始被我选择性过滤,只读那些眼下对我有用的,而其他的,就好像它们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也不存在一样。
尽管眼不净为净,可是感觉有些概念没有学透、没有用上,总是觉得有一丝的缺憾。
直到今天,我才恍然大悟,那些概念明显都是有用的啊,只是因为我没有分辩出短期与长期,不知不觉只关心眼下。在上一周“知识”这篇就该反应过来,眼下我用不上,不代表以后用不上啊;
而下眼下用不上的,明显是以后“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程碑上必不可少的技能或概念;
于是,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我真的又肤浅了。
“长期”这个词明显就放在那里,我认识它二十多年,也用过这个词,但是竟然一直没有想明白,尽管在专栏里反复讲到“长期”,我也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李老师把它与过往的概念串联起来,我才渐渐地感知到一些新的东西,仿佛它们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可见明显是脑子还有混乱的关联,于是才屡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读第4期“活在未来”那期就该反应过来(我是在专栏开设2个月后才订阅的,所以那时已经出了很多期),结果我只记住了要活在未来,错过了第一次关联;
在第13期“错过升级”那里,更应该醒悟过来,李老师讲自己的亲自经历,我居然坐在一边看热闹,虽然也为他惋惜,竟然没想到自己也会“再步后尘”。第二次错过了。
在30期“长期”那期里,主要讲的是投资,可是如果当时多问自己一句,它还能用在哪里,相信那时恐怕就会“提前醒来”吧。
接下来,32期“时间买卖”里面不止一处提到长期,早晚有一天,你的价值会被严重低估,那之后就是你决定单干的时候了。
举这些例子,可见不仅仅错过了一次,而且是接二连三的,直到最近才反应过来。
长期的应用场景很多,一旦把它与其他概念组合起来,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效果,正如注意力+长期,注意力长期关注的地方,不就是关注的焦点么。
又比如,写作+长期,这不就是很多写作高手的必经之路么,而且也是持续培养自己的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再看那些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的人,不无是脑子里缺乏“长期”的概念,以为写作就该获得及时的结果,或者说在一周乃至一个月内就该有个华丽的成功,获得万人转载。
无论是变聪明,还是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这背后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践行的事情有很多,既然我们选择了升级大脑,那么就应该把打磨概念作为刚需,把不断分析、不断思考作为刚需,进而践行也是刚需中的刚需。
2、转换关注焦点
转化关注焦点。第一次读过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换位思考,转换观察与思考的角度;
而第二次再读这句话,我又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秘密,那就是焦点是什么,就是长期的注意力,把长期、注意力与多维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高纬度立体化的视角;
而第三次读的时候, 我忽然发现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思考模型,就是矩阵思考法,也是李笑来老师经常使用的:
有用 无用
短期
长期
又或者是那个:
别人是正确的 别人是错误的
你是正确的
你是错误的
运用这种“矩阵模型”,我们一下子看到了之前我们看不到的事物,那一刻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结合这个模型,所谓的转换关注焦点,不就是从原来我们只看到某一个象限,一下子拥有了全局的视角,因为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四个象限,尽管此时的我们不一定看到了事物的全貌,但是一定比之前的自己“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进而,在四象限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再转换焦点,那么我可以进入三维象限啊,也就是立体的观察法,再引入一个参考系,结果就变成了8个视角。按照这个模式,依次类推,那真是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潘多拉宝盒,谁也不知道里面会有多少我们从未想过却应该认真思考的东西呢。
一下子打开这么多的思考维度,在惊讶多维度的神奇、感叹转换焦点的奥妙的同时,我也不禁意识到原来之前自己是多么的肤浅。有一件事被常常忽视却又不时想起,那就是“以偏概全”,而事实上能够并且只能看到一个维度的人,不就是以偏概全的践行者么,当然民间有个更通俗的叫法“一根筋”或者“犟”。
所以说,看到的更多未必让我们想得更全面,而思考时转换不同焦点就是可以让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局限,纵身一跃再来俯瞰那个貌似没有出路的“迷宫”,原本“山穷水尽”的道路顿时多出几个“柳暗花明”的新路口。
感谢李笑来老师赠送我们的这个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