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禁闭岛

作者: 几分趣味 | 来源:发表于2014-01-25 23:58 被阅读263次

哪一个会更好?是作为一个怪物活着,还是作为一个好人死去?

莱蒂斯选择了后者。于是他慢慢地坐进去往手术室的车,他选择将自己的脑前叶切除,以此来忘掉他一生所做的过错。

莱蒂斯是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在电影《禁闭岛》中扮演的人物,莱蒂斯因为杀掉了溺死自己3个孩子的妻子而疯掉,后来被送进了禁闭岛上的精神病院,他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去,所以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幻想的人物,在禁闭岛里,他不再是杀人犯,而变成了寻找罪恶真凶的调查官。

影片的最后有些伤感,尽管莱蒂斯的病已经治疗痊愈,但回到现实的他因无法面对曾经的记忆,依然选择切除自己部分大脑。他知道自己未来可能会变成一个白痴,但他宁可变成白痴,也不想让过去的错折磨自己,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问题,无疑,莱蒂斯不想成为一个怪物。

一个人对现实逃避的力量真是让人惊叹,莱蒂斯无法接受自己杀害妻子的事实,所以他给自己塑造了另一份记忆,一个正义凛然的调查官以及一个揭露罪恶的英雄般地目标,而这份幻想的记忆,成了他心里的“禁闭岛”。在这禁闭岛里,他不断地重复自己期望的剧情,仿佛魔咒般,但他永远都逃不出去,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因为真实的世界他无法存在下去,而这里给了他存在的理由。

是不是每个人内心中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这样的禁闭岛。当现实与我们所期望的样子产生差距时,在巨大的差距中间,便产生了禁闭岛。现实世界的不如意让我们痛苦,我们害怕面对这份痛苦,又因为它在我们生活中太重要而无法忽视它忘记它,所以我们在这巨大的似乎无法改变是事实前,产生了影片中所提到的“心里防御反应”,我们给自己塑造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以现实投影为剧本,自己的期望为结局的世界。在这里,所有现实的不如意都可以实现,所有曾经的过错都可以抹去,所有不确定的未来都可以按我们期望的演绎下去。我们不想要痛苦的存活,靠的不是解决现实中痛苦的根源,而是选择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禁闭岛”里。

禁闭岛,是人类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人们逃避现实苦难的一种方式。尽管影片中精神病院的考利医生对莱蒂斯说也希望他可以一直生活在这幻想的世界里,可莱蒂斯本人却因为这幻想的世界变得暴力、容易伤害他人。考利医生才选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莱蒂斯走出幻想。重回现实的莱蒂斯意识到自己过去是多么无法接受,而自己又不想再回到那幼稚的设想是世界里,于是,他谎称自己病情复发,最终期望用手术的方式,抹去自己痛苦的回忆。可事实是,他依然无法面对产生痛苦的根源,而这,也就是“禁闭岛”个人最大的伤害,让他失去了面对现实的能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有放下过去的执着,坦然面对生活,才能真正的逃离禁闭岛的束缚。

相关文章

  • 逃离禁闭岛

    哪一个会更好?是作为一个怪物活着,还是作为一个好人死去? 莱蒂斯选择了后者。于是他慢慢地坐进去往手术室的车,他选择...

  • 《禁闭岛》——To be or not to be ?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你们的混子博主江韦崧 今天想聊一部烧脑电影 《禁闭岛》 似乎所有与精神病人/精神病院、...

  • 禁闭岛

    是的你想不到绿巨人浩克和小李子同框影片伊始……对了他们还抽着烟聊人生…… 记住我们也曾活过 爱过 笑过“REMEM...

  • 《禁闭岛》

  • 禁闭岛

    我在这里,一个密闭的空间,这里有干粮和饮用水,我醒来已经长达2天,这里没有任何信息让我知道这是哪里,墙上透...

  • 禁闭岛

    我在这里,一个密闭的空间,这里有干粮和饮用水,我醒来已经长达2天,这里没有任何信息让我知道这是哪里,墙上透亮的小窗...

  • 禁闭岛

    事件发生年代:1954年 真实的时代背景: ——1945年,二战结束。 ——20世纪50年代,“生物学模式”和“精...

  • 禁闭岛

    尽管是带着很大的兴趣打开了电影《禁闭岛》,但自觉还是要耐着性子才能把这部电影看下去的样子,于是心里便想着,不管这故...

  • 禁闭岛

    叫醒疯子与弄疯常人,同样残忍 看完《禁闭岛》一书,在这寒冬腊月里着实又燃了一把火啊! 书读完立马把电影搜罗出来了。...

  • 禁闭岛

    20151014 7:06(M) 我再次坐上了B18,喝着豆浆写便签。对了,昨天晚上我理发了,然后发现我变丑了,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离禁闭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w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