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我在垣曲县拍摄的石碑,草就了“鲁应麟”一文。既然查写了他,旁边立放的另一块碑,叫“言公渠”,何故?也查检一番吧,居然也有碑主,事迹整理如下:
碑主叫言如泗(1716~1806)字素园,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孔门弟子言偃子游的七十五世孙,正宗的圣贤后裔。清乾隆三年,皇帝举行“临雍”大典,祭祀儒家圣贤,言如泗做为圣贤的后裔受到邀请,参与了活动。事后,乾隆皇帝恩赐他为“贡生”,担任正黄旗官学教习。乾隆十四年任山西垣曲知县。
垣曲的老县城,在今天的古城镇一带,现在已经被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当时县城邻近黄河,黄河发水,县城常遭水淹。言如泗上任后,率领百姓,采石筑堤,阻挡河水,取得了成功。
垣曲县有一条亳河,是黄河的支流。早先曾有几条用于灌溉农田的引水渠,年久淤积,不能发挥作用。言如泗率领百姓,在亳河上游做了疏浚工作,让水渠重新灌溉农田。事后,百姓们感念的公德,把水渠命名为“言公渠”,立碑纪念。他还创建垣曲、东雍书院,延请名师主讲。
擢保德直隶州知州。后补解州。在解州期间,管辖夏县、平陆、芮城、安邑四县及运城镇,主持修撰《解州直隶州州志》、《解州全志》、《安邑县志》等文献,以前解州志书无全志之称,他将本州及州属的安邑、夏县、平陆、芮城等县联系起来修志,其编排次序先州后县及专镇运城,主次分明,有条不紊,可分可合,各适其用,实为创新,堪称一大功绩。言如泗在职期间,推崇关羽,主持增修解州关帝庙结义园及常平村关帝祖庙,并在御书楼北正门亲手书写《绝伦逸群》木匾一幅,为全庙匾书之冠。
乾隆二十九年,任湖北襄阳知府,乾隆三十四年因失察属员,罢官回里,兴建言子墓,倡议修葺游文书院、西城书院和邑学,增刻家乘。著有《言子文学录》、《言子家乘》、《解州志》、《常昭合志》、《初仕一览》、《还初笔记》等。
嘉庆十一年,言如泗在家乡去世,终年九十一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