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通石碑引出的故事

一通石碑引出的故事

作者: 老的山羊 | 来源:发表于2021-09-08 21:13 被阅读0次

    在垣曲县博物馆院内看到一通石碑,回来揣摩照片,忽然想:碑主是谁?于是试着查资料,果真有此人:鲁英麟,字锐峰。他是干什么的呢?继而再查,果然,他有故事。

    他叫鲁英麟,字锐锋,又作鲁应麐—《郑维山回忆录》和《杨成武回忆录》里都以“鲁英麐”称呼他。他就是山西垣曲县古城人,1894年出生。祖父为清末武举,父经商,家境贫困。幼读私塾数年,即在县城洪兴源粮店当学徒。

    后来于山西陆军小学、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毕业。1918年,鲁英麟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步科第五期学习。期间,赵承绶组织有作为的学员组成“十三太保”效忠于山西阎锡山,他们是:杨爱源、孙楚、梁培璜、杨澄源、傅作义、王靖国、赵承绶、李生达、李服膺、楚溪春、鲁英麟、董英斌、陈长捷。

    1918年9月鲁英麟军校毕业后派任山西陆军第4混成旅(旅长赵戴文)第8团(团长丰羽鹏)少尉见习官。12月调升步兵第9团(学兵团,兼团长商震)干部训练第1队(队长陈应禧)中尉队附。1919年6月升任第9团(学兵团,团长荣鸿胪)第2营(营长侯守常)第6连上尉连长。1921年6月调升第8团(团长丰羽鹏)少校团附。1925年1月升任第8旅(旅长丰羽鹏)第15团(团长关福安)中校团附。鲁英麟于1926年12月升任第8师(师长关福安)第43团上校团长。

    1925年12月6日,军阀樊钟秀从河北邢台入晋占据辽县(今左权),由于事先得到情报,阎锡山预为布置——以蔡荣寿旅两个步兵团及一个手掷弹营,在东阳关、峻极关、娘子关一带防守。樊军来势凶猛,晋军大败而退。樊军乘胜直下辽县。阎锡山急调驻潞安第六团荣鸿儒全部,由南北去增援辽县;另派商震率第二旅王嗣昌部第三团李培基全部、第四团侯守常部两个营,以及第三旅李维新的第五团文海部及炮兵一营、手掷弹一营驰援辽县。李旅在辽县外围阻樊军其前进,接着樊主力在辽县北与商部激烈战斗。此时,第六旅杨爱源部亦由寿阳调驻榆次,第四团王靖国营由榆次向八伏岭前进堵截,傅作义率第八团由原平驰往辽县袭击樊军后方。晋军几乎全体总动员对付樊钟秀,樊军孤军深入,不得撤出山西。有资料说,此役鲁英麟时任晋绥军上校团长,奉命率部攻打樊钟秀,立有大功,受到阎锡山的表彰,辽县人民因此为其树“鲁公义行碑”,迄今仍在。

    问题来了,他于1926年12月升任第8关福安师第43团上校团长,可是上面所列战况,就是不见他的部队在此战役中的战迹,以及他立有何种功劳啊——还得继续寻觅。

    另有资料:1926年,阎锡山联合直、奉,在晋北战役中击败冯玉祥国民军,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绥远。至此,阎锡山的军队俗称“晋绥军”,其中又分为五台、定襄派系(阎锡山),崞县派系(徐永昌),晋南派系(傅作义)等三个小派系。

    1927年9月鲁英麟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阎锡山)第8师第43团,仍任上校团长,师长为关福安。

    1928年2月第8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8师,师长由关福安兼,鲁升任少将副师长。9月11日第8师缩编为第3集团军暂编第9师第17旅,改任少将旅长,师长为关福安,辖三个团。10月2日所部改称第40师第118旅,仍任少将旅长,师长为关福安,辖三个团。

    1930年3月所部扩编为第3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20师升任少将师长,辖三个团;后任晋绥军杨爱源部第44师师长,参加了阎、冯倒蒋战争(又称中原战争)。

    垣曲县的“义行碑”树立于1931年,由于是叠刻在别的碑上,现在碑文漫漶不清。隐约能看到叙述他好善,团部“图书琴棋位置井然,有儒将风流雅歌投壶之趣”“口口之乱,声势浩大,偏处扰害屠民,一夕数惊,城几不保”,“君时任团长,奉命口口痛剿,次第肃清乃还”,大约是抗击樊钟秀等事宜,“功浩厥成者此君之功”。鲁英麟升职为师长,权重一时,垣曲出了高官,显然是件大事,理当树碑立传,荣耀故里。当地于前几年辽县之战结束时没有及时宣传鲁英麟,过了几年却以“义行”的名义树起碑碣,显得有点突兀,就是不算恭维升迁,也还有点欲盖弥彰之意。

    1931年5月鲁英麟调任正太护路军司令部少将高级参谋兼军官教导队队长,司令为孙楚。由于作战有功,1934年9月被阎锡山派鲁英麟同李铭鼎(垣曲人)、楚溪春等高级将领前往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深造。1935年11月19日兼任晋绥军事整理委员会督练员。1936年8月26日叙任陆军少将。

    1937年8月陆大毕业后派任太原绥靖公署高级参谋、山西全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代司令为赵戴文;及军法副监等职。1938年1月调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纵队少将纵队长,政委为薄一波。

    1938年6月调任第2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副参谋长,司令长官为阎锡山。

    在阎锡山发动“围剿”抗日决死队的“晋西南事变”前,鲁英麟投奔傅作义,1939年1月调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少将高级参谋,副司令为长官傅作义。3月升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中将参谋长。鲁英麟与傅作义是同期,又是结拜兄弟,傅作义对他可谓器重有加。鲁与傅策划,冒零下40度严寒,长途跋涉150余公里奇袭包头市,激战三昼夜,歼日伪军两个团。

    1940年2月,日军进犯绥西河套区,并侵占五原。鲁英麟协同傅作义指挥部队,激战两昼夜,歼日军300余人,并击毙日军师团长水川宜夫中将,全国各报纸称为“五原大捷”。

    1945年5月24日鲁英麟在绥远陕坝调任第35军(辖第101师、新编第31师、新编第32师)中将军长。日本投降后,曾与晋察地区的八路军作战,一度攻占张家口。1946年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7月9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948年1月10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

    1948年1月,晋察冀野战军攻击保定,傅作义让鲁英麟带领35军军部率101师和李铭鼎32师出击,师长李铭鼎与鲁英麟同为老乡,私交甚好。双方战至拒马河地区,傅作义特意让鲁英麟小心,李铭鼎坚持要拿下庄疃,鲁英麟外号“鲁蘑菇”,决断力差,此时在河的另一边优柔寡断。1月12日黄昏我军进攻,河那边新32师师部和两个团被全歼,李铭鼎本人在战斗中被击毙。与此同时,河这边35军军部也受到解放军的猛攻,鲁英麟一面组织部队反击,一面赶紧骑马绕道突出重围,跑到高碑店火车站。这一战,还丢失了几门美国炮,鲁英麟感到非常失落,精神近乎崩溃,即使在抗日战争中,他也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仗。当天鲁英麟一连几次打电话给傅作义,傅作义不予理睬。鲁英麟不吃不喝,拿着枪在房间里如痴如狂,副官守候了一夜。两天后,部下防守松懈,鲁英麟举枪自戕身亡,时年53岁。这时傅作义的电话也来了。傅作义痛哭了几次,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会,3月26日追赠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现在,在台湾忠烈祠里还有鲁英麐将军的灵位。

    这就是一通石碑引出的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通石碑引出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kb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