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了你的文章,觉得读书很有必要。
所以我花365元在一个平台买了音频读书服务。
这个平台邀请了很多知名学者专家,
每天花20分钟为我讲一本经典好书,
也就是说,我每天花1元钱,
一年就可以读完365本书,太赚了。”
看到这句话,我有点哭笑不得,
只能感叹“这真是一个追求速成的年代”。
连读书,都可以让别人代劳了。
连读书,都可以追求一天一本了。
02
这位朋友并不孤独。
在追求速成的路上,
我同学刘刚也是他的“同类”。
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
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
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胖教导。
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
“完成了30分钟的音频学习。”
然后,他出门上班。
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
“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
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
他又点开了“在行”,
“抓紧学习了《如何成为写作高手》。”
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
“我在上面订阅了5个专栏。”
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
“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
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这真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
上亿人都像刘刚一样寻找着成功的捷径。
看吧,各大书城前50名畅销书里,
差不多一半都是各种速成法。
点开手机上的知识付费平台,
排名最前的永远是这样的内容:
《20天成为会计高手》,
《一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再看看我们生活的周遭,
也到处贴满了“速成”广告:
《30天写出一手好字》。
《一个月减30斤,不反弹》。
上亿人就这样奔忙着,以实现自己的速成之梦。
03
我有位高中同学,
前两年喜欢上了“知识付费”。
他说:“虽然要花钱,但可以买到经验。”
于是他忙着付费去听各种课程和讲座。
什么《三个月赚到一百万》,
什么《30天学习改变人脉圈》,
两年过去了,他为“知识”付费了一万多,
但是连屁都没有放一个。
“不仅财务自由没实现,工资也一分没有涨。”
还有一位同学,我做微信号的时候,
他也想做,于是向我求教“速成法”。
我说我哪会什么速成法,
只是老老实实多读书读好书,
老老实实做笔记、反复记忆,
老老实实地写文章、反复修改。
但这位同学不信这些,
他觉得我“抠”,不肯传授“速成之道”,
于是他又四处寻找“涨粉秘诀”去了。
一年半过去了,我的读者从几百变成了200多万,
而他的粉丝依然只有几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一个情况:
就是几乎所有追求速成的人,
最后得到的结果都是“原地踏步”。
就像网上那个段子所说的一样: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
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
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
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
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
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
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所以,对于上亿追求速成的人,
我有两句话想要分享:
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
捷径是最大的弯路。
0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格拉德威尔《异类》。
格拉德威尔一直致力于心理学、社会学研究,
在调研、统计、分析数千名“顶级大师”后,
他在《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
并非天资超人一等,
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不管是作家、音乐家、画家,还是棋手、运动员,
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
都经过了至少1万个小时的专业训练。
如果每天训练6小时,一周训练5天,
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8年。
连达·芬奇、莫扎特这种神童都不例外。
也就是说,成功从来没有捷径。
这两年,有很多人质疑一万小时定律:
“谁说训练一万小时就能成为大师了。”
这是典型的误读。
一万小时定律从来没有说过:
“只要训练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大师,
而是说大师必然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
这是两码事。
05
说到最顶级的木匠师傅,
大家想到的肯定是中国,
因为中国曾有过鲁班这种神级人物。
但我告诉你一个事实,
现在称霸全球的是日本木工。
全球100名木工大师,50%出自日本。
日本木工为何能称霸全球?
我来讲讲秋山利辉的故事。
1985年,32岁的木工大师秋山利辉,
创办了一所“秋山木工”学校。
要成为秋山的徒弟可没这么容易,
在招收徒弟之前,他会做多次暗访:
“观察这个孩子到底能不能吃苦,
因为到我这里学习必须能耐寂寞。”
学徒进了学校后,就被关了“禁闭”。
“没有我的同意,不准离开。
没有我的同意,家长也不能来探望。”
这个“禁闭”,一关就是八年。
为了把年轻学徒培养成一流工匠,
秋山制定了一套“八年育人制度”,
学费全免,但学徒必须依规而行。
一年上预科(养成匠人基本习惯),
四年学做徒(跟师傅学习技艺品行),
三年学创新(把师傅所传技艺,融汇贯通变成自身之本领)。
你可能会说:“这样教徒弟实在是太慢了。”
但是你可能万万想不到,
秋山这所学校里诞生了50多位超一流木工大师。
这些大师,现在活跃于各个国家,
成为日本木工称霸全球的顶梁柱。
全球著名专业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
最近几年做了两个调查。
一个是“150年老店调查报告”。
年龄超过150年老店,哪个国家最多?
毫无疑问——日本。
日本超过150年的企业有21666家,
比第二名还要多两万多。
而中国有多少家?
只有六必居、张小泉、陈李济、同仁堂、王老吉五家。
一个是“2016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百强”,
百强榜单中,日本有34家企业入围。
而中国,仅仅只有“华为”一家。
日本的百年老店和创新企业数量为何远超其他各国?
原因就在于日本各行各业,
都有秋山这样的“慢传承”。
慢,即是快。
日本设计大师山本耀司有一段名言: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
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我要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
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世上所有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
你以为的捷径,其实是最大的弯路。
06
很多年前,斯坦福大学米歇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
他找来一群四五岁大的孩子,
然后给每个孩子发了一颗棉花糖:
“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
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
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
我就再奖励他一颗。”
说完,他就打开门走了。
15分钟过后,他回来一看,
发现三分之二的小孩把糖吃了,
而三分之一的小孩忍住没吃。
很多年以后,米歇尔找到了这群孩子,
结果发现这三分之一的孩子,
拥有更好的学历、健康、事业以及成就。
于是米歇尔提出了“延迟满足”概念:人的命运轨迹是高是低,很大程度上,与你面对“满足”时,能否做出“延迟”有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愿意克制当下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并老老实实地为之去拼搏和努力。
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时代,
一个人能不能取得大的成功,
取决于他为了达成目的,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延迟自己的满足,
并愿意老老实实地付出汗水和努力。
07
上个月,我那个痴迷速成的同学刘刚,
在微信上给我抱怨说:
“我办公室对面的那个傻小子,
竟然升职做了我们部门的主任,
老大难道看不到我的努力吗?”
他这么一说后,
我立马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现象。
这种类似现象,就是“傻人有傻福”:
凡是实实在在、傻里吧唧去做事的人,
最后几乎都成了,成得他们自己都诧异;
凡是耍小聪明寻找捷径去做事的人,
最后几乎都砸了,砸得他们自己都唉声叹气。
但我觉得,这才是公平。
喜欢作家毕淑敏的一句话:
“树不可长得太快。
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
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为栋梁。”
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