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人这种生物吧,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奇奇怪怪。
有时候吧,一件事不研究透彻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尤其是在这件事还有点难有点挑战性的前提下,即使不太喜欢,但还是仍然竭尽全力想要把它给弄懂,战胜它。与其说是被吸引了,不如说是在好胜心在做怪。
今天上自习课的时候,我正在做一张数学家庭作业的试卷。写着写着,我突然遇到了一道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这道题的题目非常奇怪,大概是这样的——一个饲养场原来共有225只鸡和鸭,饲养场主人卖掉2/7的鸡,又买了75只鸭,这时鸡和鸭数量同样多。问,原来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这是道解决问题,不是最后一题,也不是思考题,压力就来源于此了。若是思考题的话,我还不至于如此的焦虑,可偏偏因为它就是一道出在一堆普普通通的解决问题里的题目。
于是——一下课,我就赶紧转头,和我们组后排的余和周周讨论起来,她们俩都是成绩非常不错的,和她们讨论通常总能把题目解出来。
她俩看了看题目,眼中都闪过一丝迷茫,当下,我们就开始热火朝天的讨论起来。答案,我已经算出来了,是我在一番计算之后瞎蒙的一个数结合上问题里的数据得出来的,我根据题目一算,果真是对的,只不过不知道过程该怎么写,那只知道答案也没什么用了。
这道题目有些棘手,因为后面算出来才发现,到后来一翻卖出买回之后,鸡和鸭的总数量不是225了,竟然变成了250,哎!鸡的只数不知道,鸭的只数也不知道,原来的总只数也在变。我们之前以为总只数没有变,以为75只就是鸡总只数的2/7,算了半天,75不管怎么样,也没法整除2。这个办法不行,我们就开始列方程,列方程列了半天225-75等于150,150不论如何也没法整除7或者12。
我们三个互相看了一眼,一致撇撇嘴,做出了一个决定,去问数学老师。
就这样由周周带着她的试卷,我们三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就来到了老师办公室。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方程式,我们都点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特别高兴的就去拿笔,赶紧准备来写,结果——咦,这个最后为什么算不通呢?不对,不对,我们互相看了一眼,嗯……当然,我们是勤学好问的好孩纸,我们立刻就前往数学老师的办公室,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我们少减了一个数据。
哈,我们又高高兴兴的拿着笔再次开始算!一个个的都可兴奋,可高兴了,不知道为啥。我和余都非常认真的盯着周周在纸上写出的算式,为什么还是除不尽?我们三人又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就来到了老师那儿,弱弱的说,老师,还是除不尽呀……
我们看到数学老师在那愣住了0.01秒,然后反应过来,拿起试卷,似乎是怀疑是不是题目出错了。
不过,最终我们发现是少算了一个x,从而导致整个算式误入歧途,当然,是老师的功劳。
其实这道题一点儿都不难,只是我们想的有些复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