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老梁都在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她读到第四章,我读到第九章,为了加深阅读印象,我做了摘抄,写了读书笔记。但是,我理解起来真的好费力啊。
理解不易,操作更是不易。今天读到了设计的WHERETO这个要素。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设计思路。
W-----要确保学生了解所学单元的目标及原因。学习方向(where)和原因(why)还有学习目标(what)
我们要目标明确的工作,知道从哪里来(where from),到哪里去(where to)。
H----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并保持他们的注意力。吸引(hook)和保持(hold)为了使学习者达到更高的智力标准,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激发学生的思想、好奇心和动力。神秘始终使引发思考的有效办法。但也要超越娱乐,关注本质。
E-----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验、工具、知识,以及技能来实现表现目标。探索(Explore)和体验(Experience),准备(Equip)和使能(Enable)通过体验来探索,为了提高表现而准备。
R----为学生提供大量机会来重新思考大概念,反思进展情况,并修改自己的设计工作。反思(Reflect),重新考虑(Rethink)与修改(Revise)
如果想让学生超越简单的思维,感悟细心与严谨的必要性,我们必须在设计中让学生不断地重新思考对大概念的早期理解。
E---为学生评估进展和自我评估提供机会。评价(Evaluate)工作及进展。WHERETO中第二个E的核心就是为所有学习者(而不只是针对那些天生就具备反思能力的人)的持续反思(例如,事情进展得如何?任务是什么?需要怎样调整?所以要做什么?现在要做什么?)提供精心设计的机会。
T---量体裁衣,反映个人的天赋、兴趣、风格和需求。量身定制(Tailor)该设计元素提醒我们必须更细致第观察不同学习者的特点,相应地调整我们的设计。最好的设计师会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以适应总是由不同学习者构成的群体。
O----合理组织,使学生获得深刻理解,而非肤浅了解。为最佳效果而组织(Organize)
但是,该怎么去做却是一头雾水。
第六章我读完了,但今天回看时,却发现自己跟没读一样。这读过的书,怎么就没有记住呢!关键是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没有入心的理论,自然是记不住。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7052/a780e907e1ec6f0b.jpg)
果然,《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是应该啃读的,或者说应该一读再读。多次研读和实践,才能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