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带一宝在小区玩。
也许是跑的太急,一宝摔在了地上,没有哭。离我一步之遥,我毫不犹豫弯腰扶起了他。
按理说,摔倒不哭我不会扶他。可那一刻,我就是扶了。也就在那一刻,突然有人冲我说了一句。
“我媳妇都不让我扶。孩子摔倒了她就让他自己爬起来。”话里尽是对孙子的心疼,倒是听不出责怪的意思。
我心里一惊,抬头一看,是她。
我认识这位大妈,他家孙子比一宝小一个来月。偶尔在小区遛娃遇见,唠唠嗑,一来二去,也就算熟识了。
我尴尬的笑笑,“我有时候也是不扶的。”
“摔哭了也不扶,他妈妈就在旁边看着,让他自己起来。”大妈紧缩着眉头,语气又舒缓下来,“他就边哭边自己爬起来了。”大妈看了一眼旁边玩耍的孙子,会心的笑了。
大妈一边替孙子打抱不平,一边又为孙子的勇敢感到自豪。在大妈看来,到底是扶好还是不扶好呢?
不曾想,我这无心一扶,竟让大妈生出一番感慨。一时不知该说啥好。真想说,我不是你看到的样子,我也很少扶孩子。
孩子摔倒,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呢?在我这里,扶与不扶不是绝对的。
每次一宝摔倒,都会问他,“疼不疼?不疼就自己起来啊!”有时我还没来得及关心,他已经自己爬起又撒腿跑起来了。有时摔重了,摔得哭起来,会立刻跑上前查看情况,安抚他的情绪。
一摔就扶,时间长了,这种行为会给孩子留下一种固定认识:只要让爸爸妈妈看到,我就会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不需要努力。
“不扶”也并非让父母做冷漠的旁观者。当孩子有情感需要时,父母还是应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并鼓励孩子凭自己的力量爬起来。
一宝曾经做的很棒。摔的轻从不哭,不过三秒就自个儿爬起,继续玩。
过年这阵子,倒是越来越娇气,一言不合就往地上跪,等着人抱他。摔跤了也不自己爬起来,趴在地上等着。他知道,只要等着,总有人会扶他起来。
让他作。娇气了这阵子,出去了好好收拾他。
摔跤本是小事。大人看淡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