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富爸爸穷爸爸:钱总是不够用?避免“木鱼思维”,才能逃离缺钱感

富爸爸穷爸爸:钱总是不够用?避免“木鱼思维”,才能逃离缺钱感

作者: 双儿读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15:17 被阅读0次

    作者 | 双儿读书屋

    来源 |双双说(ID:shuangshuangshuo)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朋友张哥是一个80后,在外人眼里,能赚钱,脑瓜聪明,为人大气。吃的、穿的、用的,每次买东西都要买品质高的,孩子的自行车就有好几辆,给孩子买件衣服至少得五、六百。

    在他的意识中,挣钱就是为了花的。10多年来,他一直租房子住,很多人问他什么时候买房,每次他都是自嘲:房价那么高,哪年哪月能攒够首付?

    其实按照张哥的收入,做好规划,10年攒够首付钱绰绰有余。而他之所以缺钱是因为陷入了“老鼠赛跑”的怪圈中。

    “老鼠赛跑”是《富爸爸穷爸爸》中提到的一个现象。这本书豆瓣评分8.4分。作者罗伯特·清崎被誉为“百万富翁的教父”。他的《富爸爸》系列图书畅销全球,总销量超过3500万册。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富爸爸穷爸爸》主要讲述了,两位爸爸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造就了截然相反的人生。

    富爸爸是一个高中没毕业却擅于投资理财的企业家,注重研究金钱的运转规律,持续努力打造现金流,成为富人;穷爸爸是一个高学历的教育者,他拿着高额的薪水,却不断地为各种账单发愁,一生辛劳却没能摆脱失业的命运。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像我的这位朋友及书中穷爸爸一样,钱挣的不少,但因为没有很好的规划,老是感觉缺钱,总以为再多挣点钱就能解决问题。

    这类挣多少花多少没有余额的人,我称他们为“木鱼”。

    本文我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

    1、“木鱼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避免“木鱼思维”?

    3、怎么改变自己,才能摆脱“木鱼思维”呢 ?

    01

    木鱼思维的本质

     生活中像张哥一样陷入“老鼠赛跑”怪圈的人们越来越多,挣钱-花钱-挣钱就是他们的金钱流转方式,就像《富爸爸穷爸爸》书中所写的一样:

    很多人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用来挣钱,却不明白到底为了什么而工作。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老是缺钱,以为多挣点钱就能解决问题。

    那么真的是多赚点钱你就不会再缺钱了吗?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财富效应”,它是指人们赚得越多,消费欲就越强,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人们就更愿意消费。

    同事小李最近涨工资了,加上手头有些积蓄,他把原来的旧车折了5万元,又添12万买了一台新车,正好把积蓄花个底朝天,天天在办公室里叫喊着没钱了。

    生活中,随着工资收入的增加,我们在消费上的底气越来越足,愿意去购买更贵的东西。就这样,我们挣得多花的也多,甚至花钱的速度远远超过赚钱的速度。这就是木鱼思维的本质。

    据汇丰银行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90后人均负债12.79万元,是月收入的18.5倍。 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使用花呗,而每三个买手机的人中就有两个分期付款……借钱度日几乎已成常态。

    图片来源于融360,版权归作者所有

    挣多少花多少,永远不做规划的人,他们往往寄希望于挣更多的钱来让自己经济上没有压力,但实际上这样非但不能减轻压力,只会让自己陷入忙于生存中不能自拔。

    02

    为什么要避免木鱼思维 

    陷入木鱼思维的人生活中看似潇洒,实际上每个月都过的捉襟见肘,每到账单日就焦虑的不行,这些还都只是眼前的窘境,以下三种场景才是更糟糕的:

    ① 没能力应对生活波动

    疫情让很多陷入”木鱼思维“的人发现,当生活出现哪怕一点波动的时候,自己都没有能力去应对。

    田姐是一名从事美容养生的技师,工资是保底+提成形式,一般时候她的工资都是7-8千之间,最少也能达到5000元。她就是典型的“木鱼思维”者,挣多少花多少,她觉得自己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衣服。

    疫情蔓延后,她一分保底工资都没有,直到5月份才开始复工,因为停业大半年,老板压力很大,提出要把提成降到5个点,比之前低了整整10个点,田姐觉得工资太低被迫辞职,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没能力改变目前生活状态

    网络上有个很火的段子“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有很多人虽然工作的很不开心,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是他却不敢辞职,因为他的车贷、房贷、信用卡每个月都要固定的还款,一旦停止工作,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能力规划未来 

    没办法对人生进行规划,在贫穷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老年生活可想而知的悲惨。

    全职妈妈小芳,典型的有多少花多少,目前更是靠负债过日子,亲戚朋友都借遍了,现在父母都不再借给她哪怕1000元。40岁的她现在都过的这么艰辛,没工作,没养老金,老了怎么办?

    这些“木鱼思维”者不仅没办法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父母老了也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03

    怎么改变自己

    摆脱“木鱼思维”呢 ?

    明白了“木鱼思维”带来的种种危害,现在就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为未来的生活和老去的自己寻找一份保障。

    1、学会首先支付自己

    《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指出,大多数人都只想将月末花剩下的钱存起来,那一般都不会很多,甚至没有。因此,你今后应该在月初首先支付自己。

    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在为谁工作,在你把辛苦赚来的钱用来买各种各样的物品的时候,你使超市、服装店、汽车制造厂的老板变富了,那么你就是在为他们工作;

    你想想是不是没有为自己工作呢?

    在《富爸爸穷爸爸》中作者也提出要先支付自己,也就是每个月要把工资的一部分先拿出来,用于积累自己的资产项,让金钱为你工作。

    比如我每个月工资是2600元,我会拿出工资的20%也就是500元,放到我的股票账户里,这份钱是永远也不能花掉的。

    在习惯养成之初,你可以先存工资的10%,这个金额数不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当然随着收入的增加或者习惯养成后,提高存储的比例也是很有必要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

    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最初我们只需要存储少量钱的原因。

    考虑清楚你在为谁工作,并且总是首先支付自己非常重要,积累资产项让每一块钱都成为我们的雇员,为我们努力的带回更多的雇员,也就是慢慢实现“睡后收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2、向富人学习,关注资产而非收入

     如果你要摆脱“木鱼思维”,就要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购入资产。这是第一条规则,也是唯一的一条规则,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90后大车司机小陆,工资4500元,两年前在我们县城买了一套2手房,前段时间获利10多万出手套现了。

    和他同样的大车司机朋友一般都是月入过万,最初他没有盯着工资多少,而是选择了一个能给他更大成长空间的公司,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了投资房地产。

    在别人拼命地夜间拉货,赚钱-花钱-赚钱中苦苦挣扎地时候,小陆已经买了第二套房子,他说这次锁定的利润为20万。

    不要光看着眼前的利益得失,要把焦点放长远,放在打造资产项目上。

    3,学会规划金钱

    富爸爸通过规划收入逐步获得财富自由,不仅自己成为夏威夷的富人之一,还影响了他的下一代,所以如何规划金钱真的很重要。

    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中,作者提出一个金钱的分配标准:30%用来日常开支,30%存储,30%投资,10%买保险。

    当然这不是让你想当然地去分配你手中的资金,你要先盘点清楚自己有多少钱。每个月工薪收入是多少,一定要记账看看自己一个月的必要消费是多少。

    比如,你的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那么你的支出最多不能超过1.5万,每个月的生活费就是1000元,包括日常所有开支:水电暖、柴米油盐、人情往来等;

    1.5万存起来作备用金,以防不时之需;

    1.5万用来买股票、基金、房产、黄金等各种投资品,你懂哪个投资哪个就行,这份钱主要用来打造自己的资产,积累“睡后收入”;

    余下的10%用来买保险,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有配置保险,但大多都是买的保本类型的保险,其实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消费型的只要保障功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规划金钱不只是富人的权利,普通人更应该学习,只有把我们手中为数不多的金钱先打理好,你才有能力去管理更多金钱。

    04

    总结

    缺钱感似乎是人类的通病,不论你赚多少, 永远觉得钱不够花,我们要像富爸爸那些去思考,努力研究金钱的运转规律,掌握金钱的力量,成为金钱的主人,让钱为我们去工作。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动动小手关注+转发让我看到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爸爸穷爸爸:钱总是不够用?避免“木鱼思维”,才能逃离缺钱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kw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