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调动多少的情绪,让多少感动。
我们怎么让读者感动呢?
具体方法,在小说中描写人物以下的特定行为:
1偏离真相的念头
2偏离真相的情绪化语言
3心脏颤动
4血液流动加速
5血压高,有冲击头顶
6肢体颤动
7鼻酸,流泪,流涕
8胸闷,呼吸困难等
9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变得不灵敏
10注意力凝滞、散乱
3、举例《水浒传》、《我的老婆是杨玉环》。
警告!以下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分析过程。
我们先来讨论“感动读者”可以如何做。
在人类大脑中有一小坨神经细胞,它们非常牛逼!
可以令人类快速模仿他人,从而迅速理解他人的意图,体验他人的情感。
我们要想办法激活那一坨神经细胞。
激活非常简单,完全不需要我们费力气。
在人类出生之前,神经元中就已经内置了一套特定行为。
当别人做了其中的特定行为,被我们看到后,我们的神经元就立刻激活,使我们自动模仿对方的行为。
比如,看到别人打哈欠,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打哈欠。
看到别人开怀大笑,我们也会不自觉的跟着笑。
看到别人痛哭,我们也会鼻子发酸,跟着流泪。”
如何通过神经元使读者感动?
感动虽然是一种情绪,但它与一系列行为关联在一起。
比如,人在感动的时候,会鼻酸、流泪、流涕,会肢体颤动,会心脏颤动等等。
目前所知,这些行为都是内置在神经元中的。
因此,当小说中描写人物流泪、肢体颤动、心脏颤动这些行为,被读者阅读到,读者的神经元就立刻被激活,开始自动模仿人物的行为,而这会让读者很神奇的体验到人物的感情,进而使读者被感动。
说人话就是。
在小说中描写人物以下的特定行为,就可以激活读者的神经元,带来感动。”
1偏离真相的念头
2偏离真相的情绪化语言
3心脏颤动
4血液流动加速
5血压高,有冲击头顶
6肢体颤动
7鼻酸,流泪,流涕
8胸闷,呼吸困难等
9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变得不灵敏
10注意力凝滞、散乱
举几个例子吧!
举例:《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宋江毒杀李逵一段,催人泪下,令观者感动。
李逵道:“哥哥几时起义兵,我那里也起军来接应。”
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
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
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
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
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
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
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
言讫,堕泪如雨。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
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和哥哥一处埋葬。”
在这一段中,描写宋江、李逵二人流泪总共四次。这属于“07鼻酸,流泪,流涕”。
描写李逵感到身体有些沉重。这归于“08胸闷,呼吸困难等”。
宋江说: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
李逵说:“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
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和哥哥一处埋葬。”
这三句属于“02偏离真相的情绪化语言”。
综上,宋江毒杀李逵这段之所以能令读者感动,其本质机理就是,作者描写了特定行为2、7、8。
你可能会问:偏离真相是什么意思?
逃避、害怕、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是小说人物偏离真相的三大初衷。
宋江说:“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说这句话时,是宋江在逃避。
李逵说:“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说这句话时,李逵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
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和哥哥一处埋葬。”--------说这句话时,李逵害怕不能与宋江葬在一起。
举例:
“我们看到无论是《水浒传》还是《我的老婆是杨玉环》都通过描写人物的特定行为,来激活神经元,从而使读者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