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8期“寒”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前两天有些降温,让人感受到了“春寒料峭”。早上的温度和冬天差不多,到了下午才知道现在是春天。
和往年一样,北京的春天来的总是有些扭扭捏捏,天气热两天,又来个倒春寒。冷空气还舍不得一下子走远,总会时不时回来看看,就像电影里得大反派最经典的那句台词:“我还会回来的”。
季节变化如此,事物的变化亦如此。寒冷和温暖是天气的两面,就像阴和阳是事物的两面一样。事物的变化一直是相互矛盾的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如果我们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忽略了另一面,就很容易陷入危机,手忙脚乱。
因此,虽然现在已是春天,天气变化不定,温差大,如果过早的卸去冬装,就很容易着凉感冒,所以智慧的古人总结出了春捂秋冻的生活道理。
“春寒料峭,冻杀年少”。年轻时我们经常对于自己的御寒能力过度高估,也更喜欢走在春天的前面,对这些前人的智慧不那么当回事。只有受了冻,着了凉,方知古人所言不虚。增长经验,很多时候还是需实践中来,虽然很多经验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痛苦的记忆。“吃一堑,长一智”,慢慢的,书上的,家里老人的经验,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变成自己的认知。
不同的年纪对事情就会有了不同的看法。中年后,经历风雨,方知春天不只有桃红柳绿,还有凄风冷雨。所以,苏轼做了这首词,把风雨和晴天都作为生活中的常态对待,不悲不喜,不惊不惧。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春天的趋势终究不可阻挡,倒春寒也很快会过去的,“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条欺”。大自然中,桃红柳绿都各自施展本领;发芽的,开花的都在努力争取在春天里展示自己的生命力,抓住春天的。春天一到,各种花花草草就纷纷的爆发出来了,争做春天的主角。白居易的《春风》有云:“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我们能看到外部世界的春天,更可以体会自己内心中的春天。每个人都期望迎来生活、爱情和事业的春天。春天来了就要在春风春雨中努力生长;春天没来就要学会等待,修炼自己,打好根基。等待很多时候是漫长而痛苦的。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方向,坚持磨练和提高自己,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出现。春天总会来的,那时你要在。
致敬那些奔跑在寻找春天路上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