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人与贤臣

小人与贤臣

作者: 小_麦 | 来源:发表于2017-12-28 17:20 被阅读5次
小人与贤臣

      在看古装剧时,我们总是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昏君的跟前总有一个搬弄是非的小人,只听他嘴里道出的是尖锐的声调,脸上展现的是谄媚的笑容;而在明君的跟前,则一定会有青睐的贤臣,一脸的大义凛然或者忠厚实诚,描绘的他们多是循规蹈矩,按着章程做着事情。即使是在在我们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大多也是上面的所述的情况,所以当我们看到电视里的古装剧时,都会带着一定的有色眼光,如果某个太监鼓动他的主子,混淆视听,我们认为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而某些亲王或者士族子弟上书陈情或者声讨,似乎这就是他们的权利。

      诸葛亮曾说后汉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亲小人,远贤臣”。那究竟什么是“贤臣”呢?在施展老师的笔下是这样描述的:他们是儒家化了的豪族(士族)。

      一般的豪族有钱、有地、在社会上还有着组织力, 彼此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不,你瞧电视里的豪族们,总是养着不少门客,出门外行不是做着轿子,马车就是骑着骏马,随意进出豪华酒馆,手执千金只为买心头好,还有些纨绔子弟看上某人或某物,随即便召唤了一群家奴进行抢夺。就是这些豪族,皇帝都不太容易能动,如果自己颁发的一些政策危机他们的利益,那他们就齐心协力拧成一股,联合使用各种方式表达抗议。 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引经据典地批评皇帝,道其昏庸!因此这些“贤臣”总是对皇帝有着各种束缚,他们根本没法完全为其所用。

    于是,皇帝就会找寻那些完全能够依附他,没有士族背景的人来支持他。但由于各种信息的阻塞,以及知识文化的传播的不发达,皇帝身边能够找到的多是太监,他们不似士族享有着渊博的文化知识,也不似他们拥有深厚的基底,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只能完全依赖于皇帝,为其所用!此外,皇帝还能够找到的就是外戚,即皇后的家族。于是乎,皇帝,外戚,宦官,世家大族组成了官僚,彼此之间就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在我们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里,他们之间的权利斗争可谓是好不精彩) 。     

      虽然皇帝找来了支持自己的人,来对抗世家大族,但是把持着官僚体系的,控制言论的是世家大族,那么不论对方实际上的人品如何,皇帝这些行为,在世家大族的嘴里也就是“亲小人,远贤臣”了,毕竟他们控制这话语权!  因此,诸葛亮所说后汉衰败的根本原因:“亲小人,远贤臣”,其实就是皇权和世家大族的权利斗争。

      所有的关系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生,它们的背后都有着一定的缘由。如果控制言论的不是世家大族,谁是小人,谁是贤臣,也未必可知呀!

相关文章

  • 小人与贤臣

    在看古装剧时,我们总是会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昏君的跟前总有一个搬弄是非的小人,只听他嘴里道出的是尖锐的声调,脸...

  • 《枢纽*中国史纲50讲—为何后汉皇帝“亲小人、远贤臣”》读书摘要

    亲小人,远贤臣的背景 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枢纽*中国史纲50讲—为何后汉皇帝“亲小人、远贤臣”》读书摘要

    亲小人,远贤臣的背景 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诸葛亮上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毎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 06. 亲小人,远贤臣

    后汉进入豪族社会,亲小人远贤臣也就随之发生,那么贤臣和小人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贤臣 他们就是儒家化了的豪族。一般的...

  • 2018-07-09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出师表》诸葛亮

  • 匹配

    匹配 《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后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决定企业命运...

  • 汉桓帝故事(一)梁冀弄权

    梁冀弄权 诸葛亮曾在他著名的《出师表》中说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

  • 拒绝堕落,从一做起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国如此,家如此,个人亦是如此。了解自己,亲近优...

  • 勿以亲疏定是非

    《出师表》有言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一亲一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人与贤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mv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