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刘完素传奇(一)

作者: 秋风宜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06:57 被阅读0次
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

刘完素认为火热病机非常广泛,故而对于风、湿、燥、寒等一些病证,刘氏也从火热阐发,这样就形成了其以火热为中心的学术观点,也就是以火热病机为中心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病机学说。

我的家乡隶属师素镇,之所以名为“师素”,其实就是以刘完素为榜样,学习他敦厚行医,悬壶济世,扶危济困的高尚医德。刘完素受到家乡百姓的爱戴,因而,他故事在这一带流传甚广,至今修庙供奉,香火很盛。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师素庙会,三乡五里的百姓,聚集于此,烧香拜谒这位令人敬仰的名医。关于他的故事,也被世代传颂。

故事(一)葬母学医,幸得神助

刘完素自幼聪明好学、喜读医书。尤其喜欢读《黄帝内经》、《素问》等医书。梦想着长大后能学有所成,让百姓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25岁的时候,本来是人生中应该大有作为的好年龄。不料,母亲突然身染重病。刘完素曾经三次去请医生治疗,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却都没有请到,致使母亲的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不久便病情恶化而死亡。

这段不幸的经历,使刘完素悲痛欲绝,感慨万千,恨自己虽然喜欢医学,却不能治愈母亲的病痛,白白的痛失母命,从此立下志向,专心学医。

一天深夜,刘完素正在研读《黄帝内经》,因为夜已深,困倦袭来,刘完素揉揉双眼,本想继续研读。突然,门一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飘然而至。手指刘完素大声说道:“像你这样只知道苦读医书,永远成不了名医!”

刘完素一见此人,鹤发童颜,须发飘飘,身材硬朗,而且目光深邃,炯炯有神,料想不是凡夫俗子。慌忙跪倒磕头,口中念念有词:“小的不才,烦请老人家指点迷津!”

老者只是呵呵一笑,并不答言,从怀中取出酒菜,招呼刘完素陪他饮酒。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天说地,至于医学上的事,只字不谈。一直喝到天光放亮,刘完素早已酩酊大醉。等他一觉醒来,已是艳阳高照。再看那位老者,早已踪迹全无。

刘完素正然差异,顿觉神清气爽,脑袋似乎灵光了许多。再看起医书来,竟然触类旁通,心中豁然,就好像有神助一般。

从此,刘完素更加刻苦用功,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待续)

相关文章

  • 名医刘完素传奇(一)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

  • 名医刘完素传奇(四)

    故事(四)宝镜避乱 刘完素一针救二命之后,更是名扬天下,其医术被传得神乎其神,许多百姓慕名前来就医。 一天,刘完素...

  • 名医刘完素传奇(五)

    故事(五)亲种仙草,百姓安泰 依照宝镜的提示,刘完素来到河间,从此久居。终日里为百姓看病,不辞劳苦,遇到没钱的穷苦...

  • 名医刘完素传奇(二)

    故事(二)高手过招化敌为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刘完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渐渐声名鹊起,名扬一方。刘完素也是一心为民...

  • 名医刘完素传奇(三)

    故事(三)一针救二命 刘完素所处的年代,正是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而且灾荒、瘟疫,不断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刘完素看...

  • 学习强国|大国名医:刘完素

    刘完素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8-09-25 刘完素(约1110—1200),字守真,河间人,世称刘河间。他从...

  • 事业

    高考完,报专业,迷茫,无助,像只无头苍蝇。 姐姐说,当一名医生吧;我从小很听姐姐的话,正好这时热播《心术》,被刘...

  • 刘洪玮:《历代名医赋》冲上10万+

    刘洪玮:《历代名医赋》冲上10万+ 《历代名医赋》冲上10万+,这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刘洪玮个人...

  • 治疗瘟疫,医药之外另有"良方"

    清代著名医家刘奎,字文甫,号松峰,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学习医著。曾拜名医郭右陶、黄元御等为师。刘奎精研《内经》、《...

  • 陇上名医——刘景泉

    刘景泉(1904-1977),字盈川,甘肃秦安县人。自幼深受“普施仁义,广积阴德”家风的熏陶,承六世之家学,精通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医刘完素传奇(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og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