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被讨厌的勇气》

阅读《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 瓜瓜絮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22:53 被阅读0次

        偶然翻阅这本书,瞬间被打动,其中的很多论述和心理学理论,在生涯咨询的近一年中,陆陆续续有了解,但从未像此时感受这么深刻,触动很大。

           近2个月,偶尔翻阅以前看过的书,似乎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甚至怀疑自己过往是否阅读过,从而,也有对学习的一些感悟。每个人只有经历了更多的世事,才能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缺乏对生活的体验,自然会很难理解他人以及他人的生活方式。在阅读方面,同样适用,只有经历过或思考过,才能对阅读的内容产生更多的共鸣。

      《被讨厌的勇气》,以对话的方式,探讨阿德勒心理学,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启蒙书籍,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摘录部分内容阐述。

          “原因论”or"目的论"

        我们总喜欢为结果找原因,但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一直依赖原因论,我们将止步不前。立足于原因轮,会认为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会安慰“错不在己”,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轮的典型。阿德勒是这样否定心里创伤学说的: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曾经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实施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上述这句话,在平日中有听说过类似的表述,如“困扰你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对问题的看法”。“赋予经验意义”这句话,也提示我们,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文中还举例了关于愤怒的话题,愤怒其实是捏造出来,为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确实可以看见很多瞬间的爆发的愤怒是如何收放的。文中举例一对争吵的母女,争吵时,母亲接到女儿老师的电话,瞬间语气变得彬彬有礼,用客气的语气打完电话后,接着又勃然变色训斥女儿。

         职场上,我们不乏见过这样的例子,一名主管正在训斥下属的时候,刚好有上领导经过找主管,主管立即收起严肃的表情,踏出办公室的瞬间,马上变出满脸的笑容。作为一名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的时候,我自己又何尝不是瞬间变脸。很多时候,我们能够看到表象,但未必能够看到表象背后的意义,目的论可以让我们理解日常中的行为模式。

          目的论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不再追溯过去,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重新选择生活方式——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自卑感

          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如果认为只有一个人在生活会感到孤独的话,可能是不理解孤独。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并不是只有一个人,而是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也就是说,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成为“个人”。

         "个人"是相对于社会关系的中的他人而存在的,孤独同样如此,如果没有考虑到社会关系中的他人,也就不存在孤独这个概念了。

         自卑感是阿德勒最早提出的,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常表现在人际关系中,与他人比较而产生。

          自卑感人人都有,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人为何会有自卑感,源于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进而有了普遍的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卓越性”。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产生一种自卑感。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有一种情况,认为自卑感越强,就越消极,其实,这是一种误用,应称之为自卑情结——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如生活中常看到的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个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如同很多人说:“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难以做成事”,反过来就意味着说“只要有钱,我也可以成就大事业。”在这里,第二种说法已经不属于自卑感了,而是发展成另一种心理状态——“优越情结”。

         我们经常说,越自负的人越自卑。源于这样的说辞,个人苦于强烈的自卑感,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成长之类的手段去改变,但又无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因此用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自己好像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骄傲自大也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担心不炫耀自己的优秀,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自夸还有一种更复杂的表现形式,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具体就是夸耀不幸。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自己的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甚至以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如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弱势具有特权”,比如,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

           我在年少时曾经有过叛逆,这个叛逆正式源于我对父亲的不满,父亲本是个谨小慎微的人,他经常用自己对我的担心,让我产生顾虑甚至对他产生愧疚,进而压抑自己做想做的事情,以致于自己成年后,有想法或计划都不会再提前和父亲沟通,以防他担心或提出反对的意见。我曾很想为父亲的这个行为找个理论说辞,以此来说服父亲改掉他的做法。而今,父亲已年老,我需要警醒的,是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既不要被孩子的弱势绑架,也要让孩子们重蹈我过去的经历。

            人生不是竞争,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我们可以积极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于善恶或优劣,所有的人虽然不同但平等。同样,面对孩子,我们也应把孩子当做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被讨厌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oj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