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位学员给我说,他的脚遇到问题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休息几天,不疼了!慢跑恢复,速度很慢很慢的那种,坚持不到两公里,就疼,但走,或者坐下来休息就没事,歇一段时间,可以坚持跑一公里,一公里之后,脚部又隐隐作痛,药吃了!也休息了!一直反反复复,愁死了!看这阵势应该是运动过量,伤到筋了!我就问他,伤前是怎样运动的?他说第一天踩了四十公里单车,力气很猛,速度很飙;第二天,又慢跑二十公里,走一阵,歇一阵,类似蜗牛爬;第三天,又作践,踩了五十公里单车,然后脚完美地疼了!怀疑人生的那种……蓦地,他的脸上绽放出笑容,笑里带着一丝哀愁。我只想说,这是我遇到N次类似情况的初跑者,他们急于求成,希望今天练长距离慢跑,明天练习核心力量,后天进行冲刺训练,以为一周之后就可以搞定半马,或者全马,这是目前大多数训练营,惯用的营销伎俩,俗称“N天搞定派”,坦率地讲,这是对学员极度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派……扯远了!回归本题,我给他的建议,彻底休跑,去医院检查一下,等到彻底康复之后,再慢跑恢复跑步,不要等到刚刚恢复一点点,又迫不及待地去踩车,或者慢跑,伤病不反反复复才怪呢!
对于跑者来说,心态过于浮躁,总想短时间内突破全马,取得好的成绩,眯着眼睛都知道,段时间之内突破自我不现实,一旦换作自己,依然寻求短时间内突破自我的秘方,对于冠军啊!精英啊!大神啊!礼顶膜拜,恨不得指点迷津,最好活学活用,明日又可以驰骋赛场,只要有良知的冠军,他会告诉你,跑步就八个字,勤学苦练,循序渐进,没有任何途径可走,冠军也得从慢跑开始,一小块小块肌肉练起,从五分配速,渐渐过渡到四分配速,最后到自己的专业配速领域内,同样的道理,作为业余爱好者,也要从慢跑开始训练,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十公里,十五公里,二十五公里……这样慢慢突破,一旦急于求成,就会运动过量,造成身体损伤,比赛也一样,先参加半马,再体验全马,半马跟全马不一样,半马是竞速,可能一路顺风飚到底,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心率飚得老高,心脏有点承受不起,所以在老司机眼中,半马风险高,最后冲刺无异于闯鬼门关;全马就不能如此任性,必须稳速,节奏跑,将匀速进行到底是王道。
循序渐进这四个字,大家可能有点模糊,落实到实际训练中,其实分三步走,我已经讲了N次:
1、初级阶段,慢跑为主,提升耐力,打有氧基础,冲刺训练为辅,提高一下爆发力,中间穿插核心力量训练,锻炼体能,具体来说,慢跑十公里+两公里冲刺,空闲的时间练习平板支撑。
2、进展阶段,日常跑为主+间歇跑为辅+穿插核心力量。日常跑保证行之有效的月跑量,这是完赛的基础和根基,间歇训练提升摄氧能力,具体来说,十组,800米,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配速。
3、强化阶段,抗乳酸跑,也就是长距离快跑,与长距离慢跑恰恰相反,强度比较大,接近马拉松配速,一般赛前三天进行,让自己的身体渐渐适应比赛的节奏,临近比赛的时候,要休息两天,只能放松慢跑,保存体能,养精蓄锐。
循序渐进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地练,马虎不得,只有身体适应了这种强度,你才能跑得更长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