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关系构建的社会中,即使外界关系我们可以尝试脱离其中,家庭关系也是如影相随的存在。学生时代,我们作为家庭的末端,话语权,建议权,平等权受到经验,知识,乃至年龄的限制。成年后,作为家庭的一部分,虽然会参与到家庭的决策中,但也只是旁听席。即使决策的结果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也不会是执行者,这样的时光在婚后发生了骤然的变化。
传统文化中,父母是你的守护者,只要他们可以走,可以说,可以思考。你就是他们的孩子,除过医学上的归属,更是情感上的认同。婚后,父母对你的管控会变少,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你达到了生理与心里的成熟,结婚就是一种认可,另外一方面是引入了新的关系。
有人将婚姻看作一个公司。这样的看法有些生分,却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婚姻使得我们的合伙人得到增加,大家庭中,你多了一位支持你的股东,这样与父母在人数上完成了平等。平等这种意识形态的产物不是天生的,是“争取”到的。有些朋友用的是分家,从组织形态划分。有些朋友用的是隐瞒,从掌握信息资源获得优势。有些朋友用的是保持距离,在交流层面划江而治。在层出不穷的方式中,很难去评价哪一种最优,哪一种最好。总的来说,我们之间的关系,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种平等是建立在隔阂的基础之上,这是由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即使在学生时代,所谓的开明家长也是建立在父母掌控局势的基础上。基础就决定了这种关系很难平等。
总结上面的内容,貌似我是在寻求平等,其实不全是,所谓的平等是关系的一种,我是在寻求一种合适的关系,而我个人认为,“平等”是关系处理的一种有效渠道。
无论你是出于何种目的,以及何种方法,获得了夫妻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平等,也就是说,一个大家庭,已经成为两个关系团体的集合。当我们以团体关系的角度去审视我们在家庭中的角色,会更为理智与合理,摒弃情绪因素,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目前的关系是我与妻子的关系,我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给这个关系排一个名次,给你三秒钟的时间,是否可以很快做到。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标准但不一定被认可的答案,这个答案来自现代社会中心理学家的探究。夫妻关系排第一。
夫妻关系排第一,有悖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有悖我们的伦理道德,于是“清官”也很难处理家务事。我们先将这个排行放到世界级别的领域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将夫妻关系排第一,自己会很好的处理夫妻关系。我的夫妻关系处理合适,父母的夫妻关系处理合适,老丈人家的夫妻关系处理合适,哥姐各自的夫妻关系处理合适。每一对婚姻,在步入婚礼殿堂的时刻,如果抱有这样的宗旨,情感世界不是会清净很多,世界岂不是安静很多。
既然夫妻关系排第一,第二梯队又是什么?双方父母,兄弟姐妹,孩子。很多人难以理解,孩子被排在第二梯队?是的,现在的孩子,就是未来的又一对夫妻,他们有他们的关系网,我们不用去操心,只要遵守夫妻关系第一的意识,自然会照顾好自己。父母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由他们自己的第一关系负主要责任。“不插手,自我负责”自然会让许多矛盾消失。我们的许多问题在于,想的太多,干涉的更多,甚至超越了关系层次,越位的问题,使得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以上是从放手让第一关系的当事人处理自己的事务,也就是自立,去做自己关系的第一负责人。第二个层面就是关系干涉,不要去干涉他们的关系,即使他是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兄弟姐妹。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与处事方式,你可以建议,你可以劝解,你却无法去干预。你不能想着他们是我父母,我要养他们一辈子,所以必须由着我。你不能想着他们是我的孩子,是我亲手养大的,所以必须听我的。你不能想着他们与我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所以必须尊重我的想法。当你有些这些越位的想法时,你的关系就开始变的混乱。
尊重第一关系,也是尊重第二关系。你可以做好你的第一关系,令他们放心,你也可以做好你的第二关系,支持与劝解他们。如此,这个世界会更为祥和,生动。
防弹可可
2020/9/6
网友评论